不少人一到公共场所就立即搜索周围的免费WiFi,一看到二维码就想扫一扫。但据《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显示,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安全风险的WiFi。不法分子通过搭建免费WiFi诱导你连接,从而盗取你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包括各类移动支付的用户名和密码。
不法分子还经常用恶意二维码伪装成活动福利,在公共场所引导用户扫描,一扫描手机就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各种网银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将会被木马盗取,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节日临近,如果你收到聚会相册、结婚请帖或者是红包福利等“带链接的短信”,请务必要警惕!殊不知,这很有可能是一条手机木马链接。
据行内透露,去年以来,移动互联网欺诈行为更加往“高技术化”、“综合化”及“多平台”发展。从前,大部分的网络诈骗属于社工诈骗,比如盗号冒充好友让你转账。如今,犯罪分子是通过伪基站发送各种木马钓鱼短信,比如假冒10086、银行、学校用户发送短信,随短信附上一条“木马链接”。在用户点击后,手机木马随即植入用户手机(大部分是安卓手机或者苹果越狱手机),盗取用户个人信息。不法分子用这些信息登录电商平台购物,并用手机木马拦截银行短信验证码实现盗刷,最后卖掉物品来套现。
广东省资金受损严重
需要警企民协作利用大数据打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