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为误操作就会导致这样的后果?难道按错一个按键,小胖机器人就会直接冲撞玻璃么?
该公司今天回应中国之声称,产品供应商的参展人员没有熟练使用紧急制动按键,导致了误操作之后发生了事故,公司品牌总监丛云表示,小胖机器人本身用到不同公司的不同技术,这是另外一个产品的提供商把产品拿去展示,因为参展人员对情况不熟悉,出现误操作,又没有充分熟练使用急停(紧急制动)健,一摁它小胖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马上停止,在运行中撞到玻璃,误伤观众。
为何一个家用机器人被误操作之后威力这么大?说好的智能自动功能是否失效了?公司首席科学家王巍告诉中国之声,小胖机器人一共有两个产品版本:家用型和商用版本,每一种机器人又有两种运行模式:自动声控模式以及面罩打开后的“操控模式”,也就是非智能模式(手动操作模式)。此次涉事的小胖机器人是商用版本,速度快,如果面罩打开模式下,手动操作又不熟练,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首席科学家王巍介绍,这个产品本身作为机器人,定义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机器人模式,有些自动功能,例如用声音控制它。第二种模式就是操控模式,这种模式下,面罩打开它就变成机器了,这个机器就没有智能功能了,只能用按键才停。而我们产品有两版,一个是家用版、一个是商用版,这次高交会用的商务版,它有个高速模式,运行速度相对高一些,如果操作人员没看说明书,不知道怎么停止,肯定会出问题。
公司通报称,“小胖”机器人撞向展台玻璃,玻璃倒地摔碎并划伤一名现场观众,致其脚踝被划破流血,整个过程仅10余秒时间。
昨天下午,高交会组委会通报,意外发生后高交会驻场医务人员立即到场进行紧急处理和包扎,并随即用救护车将该伤者送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经医院详细检查,该伤者脚踝缝两针后自行回家。
扫地机器人、智能电饭煲……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其中一些交互性较强的智能机器人不断亮相,同时也引发了群众对于机器人安全性的探讨。虽然公司强调此次机器人“伤人”事件属于人为误操作,不过,专家还是对服务机器人的安全设计心情忧虑。
2016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徐晓兰表示,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还属于萌芽状态或是试用阶段,但很多企业忙于或是急于做市场推广,更多的是注重它的功能和应用,而对安全方面的设计恰恰是它的弱点。这次事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警示,提醒我们要更加注重服务机器人的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