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现实中,这些事确实成了了不起的先进事迹。这并非舆论对此的夸夸其谈,而是这些本来都觉得“应该做的事”,现在已经“物以稀为贵”了。 除了极少数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的不法之徒,不少人也已经退守到道德底线上,一句既准确又时髦的话就是“法无禁止即为可”。本来,在法律底线之上,还有维系 社会秩序的公序良俗,但当社会道德滑坡,诚信式微,许多早已约定俗成的个人道德,社会公德,都在极端的个人利益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在这种情况下,“移动” 法律或道德的底线,就是增补或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
说起来,法律法规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但随着物质文明的大幅度提高,法律法规却反过来为精神文明的倒退而操心,比如拾金不昧本来连小孩子都知道 的,并以此为荣耀,现在却需要通过奖励来激励;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本来都是属于家教的,到了现代化的地铁车厢里,却需要政府来倡议,这不得不的说是一种 社会悲哀。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当道德“发育不良”,相关的法律法规只能为其“量身定制”,那么,给残缺的道德定制“残疾车”又何妨?不过,与此同时,对于道德“发育不良”的发病率和传播性,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加以纠正才是关键。
相关:地铁乘客喝饮料被罚
南京地铁乘客喝水被罚
近日,南京地铁上的一对小夫妻喝饮料被罚,引起网友热议。记者昨日从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了解到,根据我市相关条例,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不听劝告者将面临20元至100元的经济处罚。
地铁上该不该饮食呢?有网友表示,这对小夫妻仅仅因为喝饮料被罚,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也有网友表示质疑,有些低血糖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乘客万一 需要 喝水应该怎么办?也有网友支持南京地铁,认为地铁作为高度密封空间,吃食品或喝饮料哪怕是饮纯净水都可能降低他人舒适度,甚至影响地铁安全运行或他人人身 安全,所以大家应该配合地铁相关规定。
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条例》明确规定,地铁车厢内禁止饮食,违反规定的乘客,地铁执法人员将给予其20至100元的经济处罚。“饮食就包括饮和食两部分,车厢空间密闭,喝水和吃东西都是不允许的。”
个别乘客在饮食时,食物残渣、水滴、牛奶、油性食物等洒落到地面和门口容易使乘客滑倒,造成损伤。食物残渣还极易滋生蚊蝇,引来蟑螂和老鼠,老鼠咬断电缆就会造成通信、信号中断,影响行车安全。曾经有媒体报道有老鼠爬上电缆,导致电路短路,影响行车安全。
这位负责人称,虽然规定如此,但见到饮食者,地铁工作人员先予以劝阻教育,如果乘客拒绝劝阻,才会对其进行罚款。“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身体状况特殊的乘客,我们会伸出援手,也请广大乘客能够配合我们,一起为地铁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
记者了解到,其实地铁内禁止饮食并非没有先例,只是各地标准和执行力度有所不同,除西安地铁外,南京地铁、大连地铁、台北捷运、香港地铁、新加坡地铁等,均出台有禁止乘客饮食并处罚的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