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陈某的询问中,他镇定自若,毫无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犯下错误的悔恨。办案民警在陈某的出租屋里进行检查,发现这是一间极度脏乱差的房间,满地都是各种旧书,各种电子产品的电线。有几台破旧的电脑是陈某“珍藏”的,因为几乎卖不出价钱,所以他也就不甘于冒着风险去销赃了。
陈某,1991年出生,内蒙古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陈某从小就成绩优异,父母也对他十分放心。虽然收入微薄,但是在北方的农村,生活基本可以维持。高中时,陈某考上了县城的中学,但是因为家里比较贫穷,见到同学们的条件都比自己好,他感到自卑。于是,他的脾气变得偏执,总是和同学产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陈某一度放弃上学的念头,后来在父母的努力下转校后,才有了转机。但是,上大学之后,他的偏执性格更加严重,多次与人争执,几乎没有任何朋友。一次乘坐高铁时,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被盗,让他萌生了通过盗窃来报复的极端心理。就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陈某在火车上作案竟达30余起。
办案民警发现,陈某极度好学,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他还对哲学、文学等有着浓烈的兴趣,到处都是这类书籍。而他曾经对公安民警的各类破案技巧、办案心理进行过相应的研究与学习。民警在其住处发现一本“死亡笔记”。笔记上赫然写着“一个不留,软硬不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没有最狠,只有更狠,坚决坚决。”据陈某交代,这些都是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他希望报复这些人,甚至是杀了这些人。至于所谓的伤害,也许只是一个轻蔑的眼神,一次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诸如此类别人根本不会介意的小事情。
现在,等待他的只能是法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