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同名网友遭人肉攻击 警察:骂错人了

论坛出处:西陆网
作者:
时间 :2015-06-10

命制题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命题立意、学生能力和判卷难度,王旭明认为此题也会对判卷造成困扰,“应该是大义灭亲,再反复劝告的分数比较高”,他说,但这未必是最正确的做法,女儿还有设法逼父亲停车等多种选择,所以可在判卷结束后在低分作文中进一步分析。

考试后,还有山村学生在网上称“没见过高速公路”。王旭明表示,这一材料太罕见、巧合性太强,不太妥当。如果是长江沉船事件选入作文题材料,会更加合适,“全国的学生都有话说。”

焦点4 网络暴力为何泛滥?

网络暴力违反了公民隐私权,属违法行为,但违法成本太低,目前惩治力度不够,网民对于其严重性了解也很少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高考作文公布后,同名网友@爱心菇娘当日便遭到了网友的“围攻”,7日第一条“祝大家金榜题名”下就有4000余网友评论,很多网友称“练了三年议论文被一封信毁了”、“没事儿你举报父亲干嘛”。

此后,@爱心菇娘连发帖称“好吧,我不是小陈”和“求放过”,并于8日要求@湖北高速交警为其正名,但均未能阻止网友的“围攻”,截至昨日19时,她在高考两天内发布的9条微博已收到6万余条评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谩骂、恶意调侃等人身攻击。

随着各地高考作文题的公开,不少网友发现,今年考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来源于现实。除了“举报父亲”外,网友@竹林潇潇82两年前的一条微博,也被作为了今年重庆卷作文题的材料,同样遭遇了网友的吐槽和质疑。

“成本太低。”昨日,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表示,此事显示出了目前互联网中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两个突出问题,“技术为两者创造了条件”,因为微博本身就具备搜索和评论功能。事实上,网络暴力本身就违反了公民的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但违法成本太低,“目前惩治力度不够,网民对于其严重性了解也很少”,所以导致类似事件频繁发生,“既有环境条件,又不用承担责任,所以反复有人使用网络暴力”。

王四新建议,网友自身应少发布个人信息上网,在遇到网络暴力后主动维权,“可以申请赔偿”,或是及时删除相应内容。还要加强供应商的责任,例如及时监控删除网络暴力信息,尽量保护公民权利。王四新也提示,警方在公布类似内容时应当更加注意,不仅要略去当事人身份信息,并且要确保公布的信息不可被识别。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这3种蔬菜也要“手下留情”,很多人天

经典图片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