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捡包打表归还 “自我保护”心绪所导致的“利己”心态使然

论坛出处:西陆网
作者:
时间 :2019-03-10

网上曝出的这则“拾金不昧”的事情倒挺耐人寻味:说是近日上海有一出租车司机捡到了价值3万的包,归还时提出打表由失主支付来送包的路费,不料此要求引起失主不满并向有关部门投诉,最后竟然还“闹”到了派出所协商解决。此事引发了网上热议。

有的网友认为捡到钱物送还失主要求支付路费并不过分,司机的要求无可厚非;但也有网友认为既然是拾金不昧那就应该好事做到底,应该免费送还;也有网友对此事嗤之以鼻,认为司机和失主都有问题,好端端的一件好事硬是给尴尬了……你看这事闹的,到底孰是孰非呢?


其实这事情还真的很难界定到底是司机做得不对还是失主做法欠妥。对于这名虽然把失物归还失主但要求失主按打表里程支付路费的司机来说,说实话其要求并不过分,只是可能在态度上稍稍强硬了一点,觉得把钱物还你已经很不错了,难道还要自己搭进路费?所以可能就会很“理直气壮”地提出打表付车费的要求。

而对于这位失主呢,觉得既然包已经被找回来了,那就应该归还到我手上,怎么还要我支付这还包路程的车费呢?所以心里就过不去这个坎,不愿意掏这在司机看来是“理所应当”而在他看来是“无理取闹”的还包车钱,于是这事就这么“杠”上了。

说到底这还是人的心态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虽无“害人之心”,但却会有强烈的“利己”心态。这种“利己”心态是由每个人性情中必然都有的一种原始的“自我保护”心绪所营造的。而这种“自我保护”的原始性情心绪虽然不害人,但却会“防人”,在遇上一些通过心智思维判断后认为会产生“侵犯自我”可能的事情或事态时,就会不自觉地、下意识地“爆发”出防护自我的意识和态度出来。

而这种“自我保护”心绪是原始存在于人之心室的,又往往是在自我察觉不到的情景下,下意识地挥发出来,是一般人无法当场自我遏制的心态显现。如是说,我们就能理解这位司机和那位失主的这种让人都无法判断对错的做法了。说白了,他们两人都没有对错,无非就是其内心中那种可能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自我保护”心绪所导致的“利己”心态使然罢了。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揭秘UFO隐形技术:印度科学家的突破

经典图片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