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搬砖工周薪3万 月薪12万 为啥中国工资低?

论坛出处:西陆网
作者:
时间 :2015-03-30

但情况并不仅仅如此,问题还远没有结束,中国老百姓还要承担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货膨胀的损失。因为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大约1:7的 汇率增发7元人民币来加以平衡。以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2。3万亿美元来算,国内由此增发的人民币要超过16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元市场货币 流通量的近5倍。这些由外贸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方式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就会相应大幅上 涨。

由此,我们也看到一个让老百姓欲哭无泪的现象: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

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此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借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上,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废纸”。

这些增发的“废纸”与现有货币一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其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不仅损失了出口商品那一大部分财富,连手里的货币财富也都遭受贬值损失。

而美国的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而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这样货币减少而商品增加,钱少物多必然导致物价下降,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国的美元又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就可以用中国的这些钱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这又提高了美国老百姓的购买力。

总之,如果站在中美两国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事实将更加清晰,中国老百姓生产的商品,被美国用美元买走了,而美元被中国 政府拿走买了美国国债;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国政府得到了美元,而中国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现有货币的贬值。

结果是,美国给中国印发美元纸币,中国给老百姓印发人民币纸币;美国用这些纸币为美国老百姓换来了所需要的各种商品,中国则相反,由于纸币的大量增加而稀释了人民币的币值和群众的购买力。

形成这个中美财富魔方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货币增发和商品增加之间的分离:即中国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而新增发的货币却留在了中国市场,不断稀释着老百姓手里货币的购买力。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趋势。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却反过来低工资高物价的奥秘。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转基因蚊子:控制疟疾传播的新希望

经典图片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