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发现新地球 真的假的难说?

论坛出处:西陆网
作者:
时间 :2015-07-24

这样咋乎一番然后围观群众失望走散的事情,NASA干过不止一次了,在太阳系外行星的话题上尤其如此。但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有意误导,他们是真心觉得新发现很重要,然而学术界与公众的思路不同,对“另一个地球”的标准也不同,读者脑补太多的话,失望是难免的。

简单地说,这次是通过分析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批发”了500多个新的太阳系外行星候选天体,包括12个大小和公转轨道与地球相似的天体,其中有1个已经被确认是行星,编号为“开普勒452b”。

不要激动,这颗行星在天文学意义上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科幻的意义上可没有。现在科学家连它是不是固态行星都还没确定,更不要说有没有水、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文明、技术有没有发达到能攻打地球了。

具体的相似之处何在?开普勒452b的直径不超过地球直径的两倍,与其恒星的距离适当,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近,处在所谓的“宜居带”内——意思是,假如这颗行星上有水,是有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不至于被恒星烤得完全蒸发掉,也不至于冷得只能结冰,而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它的恒星与我们的太阳非常相像,质量比太阳高4%,亮度高10%,可以说差异不大。

考虑到上述因素,开普勒452b有可能是一颗固态行星,而不是木星那样的气态行星。按照人类的常识,生命出现在固态行星上的机会当然会多一点,科幻电影里木星上的城市看看就好了。

就这样啦?就这样了。

说好的外星人呢?并没有。

并不稀奇的新发现

2013年曾有一颗代号为开普勒78b的太阳系外行星出了一阵风头,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2倍,质量是1。69至1。86倍,应该是固态行星。然而其表面温度比地球至少高出2000摄氏度,不适合生命存在。又比如,日本科学家2014年发现了一颗轨道与质量与地球类似的行星,但它又太冷了,表面温度约零下210摄氏度。2014年发现的开普勒186F直径只比地球大10%,处于宜居带中,但它的母星不是恒星而是一颗体积小、温度低的红矮星。

开普勒452b的综合条件可能更像地球,比许多曾经占据媒体头条的“地球兄弟”更兄弟一些。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候选行星不多,包括2015年1月NASA公布的开普勒438b和开普勒425b,它们也处于宜居带内、可能是固态行星。但这远没有到满足大众的科学幻想的地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普勒452b不算稀奇。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揭秘UFO隐形技术:印度科学家的突破

经典图片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