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毛泽东思想这个发动机熄火,而香港文化中的腐朽一面,和台湾文化一起,反过来对大陆的文化产生很大影响。只要看看九十年代之后,大陆的文艺界发生的变化,就能把这个趋势看的很清楚。现在大陆的很多电视主持人,说话的腔调都有一股港台味。
在没有强势的左翼政治力量的情况下,香港的一些具有民生诉求的底层老百姓,就会被极右的泛民派的自由民主口号吸引。香港的泛民派成功的把香港的建制派,塑造成为香港的特权精英阶层的形象。泛民派共同的理论旗帜是自由主义,但是这一次却比较“巧妙”把香港底层民众的民生要求纳入到泛民派的“自由”“民主”诉求中,让很多基层市民以为泛民派政治诉求实现了,他们的民生就会改善。本来,推动改善民生,是香港左翼的目标和任务,因为左翼没有了力量,民众就导向右边。泛民派实际是利用了左翼力量的基本盘。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美国,出现在台湾。都因为左翼力量的虚弱,生存日益艰难的工人、农民等底层民众,就把希望投向了右翼政治力量。他们被引导到一个简单的逻辑陷阱中:现状就是台上的建制派造成的,所以跟建制派对着干的,就可以支持一下试试。在美国大选中,不满而又无助的选民,就把选票投给反建制派的特朗普。四年前,八年前,他们也曾经把希望寄托在要“变革”的奥巴马身上。在台湾,选举获胜的是抨击两极分化的民进党。
问题是,特朗普和蔡英文,他们哪个能缩小贫富差距,能够改善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贫富悬殊问题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的痼疾,无论是特朗普还是蔡英文,无论是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还是台湾的国民党和民进党,他们哪个会质疑,哪个敢质疑资本主义的合理性?
香港也是一样,建制派是香港资本主义的既得利益者,泛民派的背后的金主,哪个不是资本主义的既得势力?他们的区别,最多只是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的区别。在造成香港基层民众不满的贫富悬殊问题上,他们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