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中国的太空预算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相比仍相形见绌。仅今年一年,美国的航空航天预算就高达193亿美元。但是,中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它的预算。过去一年,它成功进行了19次太空发射,数量上仅次于俄罗斯的26次,超过了美国的18次。
未来几十年,中国将进行大量堪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此前探索飞行任务相提并论——甚至可能超越的——太空发射,包括量子通信卫星和本世纪30年代的载人登月任务。
文章称,通过登月飞行任务,中国不仅仅跻身于绝无仅有的两国俱乐部。它还重新定义了21世纪太空的意义——军事上、经济上以及政治上。中国还制定了重型火箭、载人空间站和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卫星图像和卫星导航网计划。
与此同时,美国——尤其是载人航天领域——几乎没有进展。华盛顿特区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刘易斯说:“我不担心中国会突然超越我们。我担心我们自己心猿意马,有朝一日明白过来,意识到他们已经在太空占据了非常强大的地位。”
航天航空公司的双重角色
与美国的太空市场一样,中国依赖的很多与中国国家航天局合作的国有航天航空公司履行双重角色——支持军队。
文章称,这种相互关联可以追溯到中国火箭年代的开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可以追溯到美国本土。中国“火箭之父”叫钱学森。作为一名中国人,钱学森1935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研究工作,后来成为加州理工学院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
但是,在约瑟夫·麦卡锡时代,他被指控为共产党的同情者,被软禁了5年。1955年,他回到中国,被当成英雄一样迎接。后来钱学森研制了中国的弹道导弹,开展了太空火箭计划。事实上,中国现在仍然依赖他参与研究发射的太空系统——“长征”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