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学校号召学生参加国家建设,孙敬良不知应该去哪,只觉得心里激动不已,他响应号召,报名后就马上被录取。顾不得和父母道别,孙敬良连夜收拾包裹,到了北京后才知道被分配到空军锦州第三航校。
“本来以为采矿就是我未来的职业了,谁知命运又和我开了个玩笑。当时空军来了大量的俄罗斯专家,需要翻译,我们学校征集学生过去,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元宵节,我在学校宿舍,听到广播没多想卷起铺盖就去报名,当天晚上8点就出发,到了锦州的空军部队。我母亲从邻居同学那里知道我去部队了,发疯一样地到学校找我,但我已经在开往锦州的火车上了,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我20岁。 ”
在部队当了一年的翻译,孙敬良表现优异,回到学校后,获得到苏联去留学深造的名额,1951年8月,在茹科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孙敬良6年的艰苦留苏生涯拉开了序幕。在航空发动机专业学习,主修热力学和机械。
在学校,除了吃饭睡觉,孙敬良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学习上,他如同海绵吸水一般,将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在留苏的上百次考试中,孙敬良几乎每次都是满分5分,但有一次称不上是考试的制图考试,出人意外地要记成绩,而孙敬良得了4分。大意失荆州,一个小小的失误使孙敬良失去了获得金质奖章的机会。至此,他感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差一丁点都不行。
大事年表
1930.7.14出生于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
1947.8—1950.3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0.3—1951.8在空军锦州第三航空学校担任翻译组长
1951.8—1958.3在原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留学,专业为飞机与航空发动机
1958.3—1961.3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一室,任行政组长
1961.3—1962.4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七室,任副主任
1962.4—1965.4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一室,任副主任
1965.4—1965.7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二十一所,任副所长
1965.7—1967.1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二十一所 (新新机器厂),任副所长、副厂长
1967.1—1970.5上海机电二局二十一所,任副主任
1970.5—1978.5上海新新机器厂,任生产组副组长
1978.5—1983.8上海航天局总师室,任副总工程师
1983.8—1989.6上海航天局科技委,任副主任
1984年 荣立部级一等功;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85年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液体地地战略武器及运载火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长征四号甲二级发动机FY-23B获部级一等奖
1987年3月 荣获1986年度“上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989年 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长征四号运载火箭获部级一等奖
1989.6—1993.5上海航天局科技委主任
1991年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1年 长征四号A型运载火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93年4月 获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奖
1993年9月 被评为“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突出贡献个人”
1995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获部级一等奖
1996年 荣获“上海市第三届军队转业干部先进个人”;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7年12月 荣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8年 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3.5至今 上海航天局技术顾问
2002年至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