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重要内部讲话曝光 为何至死都没公开?

新闻出处:
作者:
2016-08-25 11:59:18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期间,他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的谈话中说:“你们提到的《论十大关系》,这是我和34个部长进行一个半月座谈的结果,我个人能提出什么意见呢?我只是总结了别人的意见,不是我的创造。制造任何东西都要有原料,也要有工厂。但我已不是一个好工厂了,旧了,要改良,要重新装备,像英国的工厂需要改装一样。我老了,不能唱主角了,只能跑龙套。你们看,这次党代表大会上我就是跑龙套,而唱戏的是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他的这番话难免有些自谦的成分,但对于十分重视理论创新的毛泽东来说,“不是我的创造”多少道出了他对这篇文章的一个基本态度。

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1957年5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的一个讲话。

在讲到新闻的阶级性和党性时,他说:“我的一些讲话,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1955年关于农业合作化的讲话,过了三个月才发表;今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指后来公开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已经过了三个月,还在修改,也许下个月才能发表。这不是‘旧闻’吗?还有去年4月讲的‘十大关系’,已经一年多了,也还不准备发表,将来发表也是‘旧闻’。我这个人就是不想冒险,先讲一讲,看一看反应,再作修改,然后发表。有时修改多次还不满意,只好不发表。”

毛泽东这番话,讲的是新闻与旧闻的关系,主旨是说有些事情可以只做不说,即不宣传报道,但也表明了他对于自己文章的态度:先看反应,再作修改,如果多次修改还不满意就不发表。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讲过后就再没有动手修改,更不要说像《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那样反复修改,由此看来,《论十大关系》恐怕也属于他自己“不满意”的文章。他曾说过:“‘文章是自己的好’,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也并不喜欢。”可以说,《论十大关系》至少不是他喜欢的文章。

至于其中的原因,应与“不是我的创造”有很大关系。此外,也与他当时的心态有很大关系。

1965年12月15日,刘少奇写信建议印发《论十大关系》这个讲话时,正值毛泽东准备发动“文化大革命”之际。

此前的11月10日,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这篇文章其实是得到毛泽东的同意和支持的,被公认为是“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论十大关系》不论是指导思想还是基本内容,重点所关注的是经济问题,与以“反修防修”为根本目的的“文化大革命”大相径庭。因此,毛泽东没有同意公开发表此文。

1975年夏,邓小平写信再次建议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时,正是他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大刀阔斧进行整顿时。很显然,他领导的整顿很大程度上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毛泽东再次否决了公开发表这篇文章的意见,也就不难理解了。

经典图片

每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