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最后的陈述依然有“官话”的痕迹,但是仍然可以从中读解到令计划此时的复杂心境。如果与公开披露的薄熙来、周永康两名“大老虎”的“遗言”对比,则更容易从令计划“接受全部指控”“刻骨铭心”等内容中看到一个在中南海经营多年、心思缜密而且出口成章、官味气息浓厚的大内总管鲜明的性格特征。
那么,令计划为什么在法庭上这样表现呢?
无论是在2012年独子令谷车祸之后,还是十八大前调离中办、2014年山西官场沦陷波及兄长,令计划都以其超强的心理素质应对变局、拒不认输,甚至通过中办秘书局局长霍克“遥控”中南海获取机密情报。之后有消息说令计划不堪心理压力而疯癫了,但是传闻只是传闻。截止今天,新华社的通稿同时披露了一个细节,“鉴于其案发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有认罪悔罪表现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依法可从轻处罚”。也即是说,令计划是心理防线崩溃而不是疯癫。
周永康
与令计划一样,一年多前的6月11日,号称“建国第一大案”的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案也是在天津一中院宣判。彼时院方也认定周永康有“酌定从轻处罚情节”,譬如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绝大部分贿赂系其亲属收受且其系事后知情,等等。但是,周永康毕竟不是令计划。
周永康并未在最后陈述中为自己辩解,也没有流露出心有不甘,而是承认自己为私情而违法违纪,“有关人员对我家人的贿赂,实际上是冲着我的权力来的,我应负主要责任”。这也令彼时许多人对这个曾经“说一不二”的政法沙皇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无论对错,他至少没有推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