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4月出生于黑龙江密山的王安顺,可以说是被苏联红军从日本人铁蹄下解放出来的。王安顺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俄语。应该说,王安顺对苏联人的感情很有些特殊。他没有瞧不起这些把可乐藏进口袋里又舍不得喝的俄罗斯人,而是想到了国家的层面,想到了当年俄罗斯的强大,想到了当今中国的崛起……
那天,我也感触良多。因为我对俄罗斯文学非常偏爱,我是读着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俄罗斯作家的作品长大的。
餐厅内部环境
又是26年过去了。在中国地下室的餐厅里,我看见了当年苏联的一级功勋演员,已经年迈的他,在虔诚地演唱。如果这些演员所在的国家足够强大,我不可能今天晚上在这个餐厅里见到他们。尽管这些演员未必就是以此谋生。
演员们的翩翩风度,端庄气质,明明确确地传达出了他们的严肃认真
我匆匆地离开了,不忍心看见这些原本是世界级的演员殷勤地献歌于每张餐桌前。更不忍心看见一些中国食客拿着钱在点歌时的嬉皮笑脸……
没有伟大的国家,哪有伟大的演员?任何一个人的命运,无时不刻不与身后的国家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