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升迁之路看,有18位省委书记是从地方官场逐步升迁上来,占比58%;11人有过中央任职经历,占比35%;8人有共青团经历,占比26%;另有两人的仕途起步于某一个行业系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出身于煤炭系统,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出身于铁路系统。同时需要注意到,31位省委书记中有7人的职业生涯是从最基层的普通工人开始,“非官僚体系”出身的比例为23%。
中国封疆大吏现状
在成为地方一把手之前,31位省委书记普遍曾在一个地方“深耕”,有27人在某一个省份或系统任职超过20年,其中8人超过30年,时间最长的要数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他在出任这一职位之前的44年都在吉林任职。省委书记属于中国行政体系中的“正部级”级别,而31位省委书记从副部级晋升正部级的时间,有17人超过了10年,堪称中国“最难跨越的级别”。
31位省委书记中,有20人的“上一站”是省长身份,占比65%,其中17人属于同一省份的“就地接班”,3人属于从不同省份调入升迁;这当中比较特殊的是黄兴国,2014年12月原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调走后,身为天津市长的他开始同时担任天津市代市委书记,但至今没有转正。有5位省委书记以中央空降的形式到任。另外,有6位省委书记是从其他省份的省委书记平调而来,其中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救火队员”的意味明显(他们的前任是两只“大老虎”周本顺与苏荣),王儒林从吉林辗转山西肩负着整顿吏治的重任(山西出现了“塌方式腐败”),而孙政才、胡春华、张春贤则在调动后跻身中央政治局委员。
重点关注
在目前的31位省委书记中,除了孙政才、胡春华等“入常”大热门之外,另有三人值得特别关注。
首先是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其基层出身、中央任职、地方挂职等官场履历丰富。十八大之后,李鸿忠曾作为地方代表进入十八届三中全会起草决定文件,并作为中央宣讲团成员宣讲会议精神。获此“殊荣”的地方大员中,只有他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两人。
而李鸿忠最突出的特征,当属“紧跟中央”的政治觉悟。在中央掀起反腐风暴后,并不显山露水的湖北省拿下的厅局级官员数量比外界预期较高的四川和山西还要多。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河北省原省委书记周本顺落马的同一天,中纪委官网用一篇专访将李鸿忠树为正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