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邓小平曾经说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问题是,邓小平并不是美国总统,就算曾经是,后任的美国总统也有可能改变他的政策。由于惧怕相互毁灭,以核大国作为核心的世界大战发生的可能性的确在降低,但是由霸权主义国家挑起或者操纵的局部地区的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在增大,这就是所谓的“代理人战争”。二战结束以后,由美国发动的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根据其需要,有些美国直接介入,有些美国不直接介入而已,比如利比亚战争。之前罗援将军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吴建民以我国没有代理人作为反驳的理由是非常可笑的,所谓代理人战争就是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战争解决问题,同时又不想自己卷入战争,于是就为小国提供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帮助,小国在其帮助下去与其他的国家打仗,只要战争的一方属于这种情况,就属于代理人战争,吴建民居然认为我国没有代理人就不是代理人战争实在是匪夷所思。
而这才是当今世界的真实情况。假如美国为了同时削弱中国和日本,鼓动日本以钓鱼岛问题为导火索,挑起局部战争,或者支持TD势力将台湾分裂出去,或者鼓动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挑起战争,那怎么办?咱们捧着邓小平文选去跟美国佬讲道理?还是让吴建民去签署新的“马关条约”?
综上所述,吴建民总是在认识上陷入一个误区,好像中国一出现所谓“美国要对付中国”的误判,战争就会爆发,并且责任都在于中国,这种说法简直有点搞笑了,“二战”以来,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战争,有哪一场是其他国家主动挑起的?而假如美国要发动战争的话,不进行吴建民一再指责的所谓的“误判”就能够避免战争?吴建民不会天真到这个地步吧?
从宏观层面讲,吴建民的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其观点对于被美国的所作所为激怒的一味主张对抗的人有一定清醒作用。我们还可以从他的观点解读出应对其他国家的敌意,不一定只有军事一种方式,还可以有政治、经济等方式,应该尽一切努力避免战争,这是他的观点的正确部分。
但是吴建民把自己的观点绝对化了,颇有点文革中拿“最高指示”吓唬对方的味道,并且有很大的片面性。吴大使希望中国和美国打不起来,这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但是打还是不打,取决于美国而不是中国,假如战争爆发,既不是由中国军人的所谓“误判”引起,更加不可能是由《环球时报》的“世界大势你看不到,抓不住主流”引起的。而这恰恰是吴建民在与罗援将军整个对话中和与胡锡进的观点碰撞中最颠倒因果关系的一点。吴建民的一系列“不一定”,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他从头到尾没有或者极少为这种可能性提供证据,他说“不一定是”什么什么,这命题本身就隐含着另外一个命题——“不一定不是”什么什么,但是对这种可能性他完全不去考虑,这不应该是一个外交官之所为。当然,起码在目前,他与冯某、茅某某等“中日亲善人士”和“中美亲善人士”还有本质的区别,那些人的主张及其目的是秃子头上的虱子,而吴建民起码暂时没有让人看出来他有这种主观故意,但是他本身可能存在的另外一种误判却会被某些“中日亲善人士”、“中美亲人士”所利用,为他们的里应外合在客观上提供便利条件。如果吴建民的观点完全被高层接受或者对民众产生了影响,一旦另外一种可能性出现,会使中国陷入完全战略被动。中国与美国之间冲突和不冲突的可能性都存在,并且完全取决于美国方面,但是我们不能等别人真的动手了我们再作准备和反应。从这个角度看,吴大使的观点往好的方面理解就是“宋襄公之仁”;往坏的方面说就是把中国的手捆起来向美国表示诚意,实际上是把战略的主动权拱手交给别人。
从吴建民与罗援将军的争论到指责《环球时报》,我们看到的都是居高临下的教师爷形象,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这也是心虚的表现,但愿他能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消除給别人的这种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