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现实因素,历史原因也不能回避。蒙古国防部国务秘书包勒德巴特尔上校日前在媒体上撰文解释说,从近200—300年历史看,蒙古一直奉行服从中俄的政策。上世纪20年代初,蒙古依赖满清,让满清军队入境。不久受到俄国影响,跟中国关系恶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蒙古又与中国和苏联关系好起来。可是当中苏关系恶化后,蒙古选择站在苏联阵营中,其后果是苏联军队进入蒙古。1960年到1990年间蒙古实行追苏反华政策,结果没有获得任何实际利益。多亏1990年实行的民主革命,使蒙古有机会独立地解决自身问题。25年来,蒙古国与中俄两大邻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蒙古外交政策上反映的与邻国保持均衡等距离的友好关系,实质上就是中立政策。
据报道,对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苏对立,蒙古国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米亚格尔表示,对不想卷入大规模纷争的蒙古来说,“那是一段再也不想重演的历史”。他认为,中俄关系良好的现在正是“宣布中立的绝佳时机”。
据蒙古媒体报道,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一个叫策翁的人提出蒙古要效仿瑞士建立中立国的设想。但蒙古在苏联70多年的统治和打压下,该设想根本无法实现。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民主革命后,实行中立政策的说法再次出现。
此外,瑞士的中立外交为其换来了几百年和平发展的环境。二战以后,瑞士以中立为名吸引了很多外国资金投入。蒙古国内一些人士认为,尽管东亚地区局势复杂,但蒙古与相关国家均保持了很好的外交关系,也不存在领土纠纷和政治难题。蒙古具备各国在蒙开展对话谈判的硬件及软件条件,希望能像瑞士那样,通过提升软实力,将自身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国家,扩大国际影响力。
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参加中国9.3阅兵
对于蒙古国的新政策,俄罗斯国内有不少关注。有评论称,蒙古有成为中立国的天然条件,因为它位于中俄之间,强大的俄中无疑将成为其安全与发展的最可靠保障。与此同时,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也是蒙古选择中立的主要原因,它想摆脱受控于他国的危险,获取更大外部空间。还有俄评论家认为,寻求“永久中立”,意味着蒙古不想在中俄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这对俄罗斯和中国来说都有好处,至少可以避免俄中在发展对蒙关系上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但俄罗斯也十分清楚,选择中立意味着蒙古不愿重返历史,不愿重新进入莫斯科的势力范围。
蒙古国专家:愿意慢慢等待,先获得邻国认可最理想
永久中立国的形成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愿承担永久中立义务;二是其他国家承认并保证该国的永久中立国地位。宣布中立是一国权利,但是否得到他国或国际社会认可并接受是另外一个问题。目前被视为永久中立国的有7个国家:瑞士、土库曼斯坦、奥地利、瑞典、芬兰、爱尔兰和哥斯达黎加。其中,瑞士是典型代表,是多国承认并集体担保的。土库曼斯坦则是通过联合国决议承认中立国地位的唯一国家。
中国经济的增缓直接牵动着蒙古的兴衰
舒日呼博士对记者说,不管他国承认与否,蒙古已经宣布实行中立国政策,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蒙古最早提出无核地位时,并没有获得及时响应,直到20年后,才得到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的认可和保证。蒙古可以慢慢等,当然能首先获得邻国认可和接受是最理想的结果。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米亚格尔表示,蒙古选择永久中立,并准备效仿瑞士模式,继续保留国防和武装力量,实现全民皆兵。
但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研究员安东尼奥·多尼尼对记者说,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跟瑞士相差悬殊的蒙古,要想成为像瑞士那样的永久中立国,恐怕没那么简单。至于可行性有多大,还是未知之数。
据了解,中立权在1907年签署的《海牙公约》里面首次得到国际社会的书面承认。要成为中立国,这意味着一个国家不得参与其他国家的战争,允许以自卫为目的拥有军备,但不得主动发动战争,不能签署战争同盟条约,同时也不能参与对别国的经济制裁。曾是中立国的比利时和卢森堡就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失去中立国地位。
多尼尼对说,为保持“中立”,瑞士多年来一直游离于联合国外,一直到2002年才加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大家庭的第190个成员。加入联合国以后,瑞士也以联合国的决议为标杆去衡量自己该参加多少联合国授权的军事行动,例如联合国的维和行动。2012年瑞士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外界谴责其违背中立原则。
瑞士历史学家奥利维尔·莫乌利日前对瑞士资讯网站表示,所谓的中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长久而不是永久的。“永久中立”概念肯定会遭到现实的冲击。目前,国际经济大趋势处于低潮期,蒙古因其经济产业结构因素,经济困境在短期内无法摆脱,急需国外大量的投资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援助。蒙古如何在经济发展和保持中立间取得再平衡,将会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