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称,有来自中国航空界消息来源表示,外界低估了中国发动机的研制速度,实际上,过去2至3年来中国对发动机的投资相当大。过去的确出现过把AL-31F发动机大量挪用到歼-15、歼-11B战斗机的情况,但是今后已经不大可能通过大量挪用117S的方式,来改装到歼-11D改良型、甚至歼-20上。
当然通过进口苏-35,研究俄罗斯从苏-27进化到苏-35的具体做法、技术经验是可能的。消息来源认为中国的航空军用发动机工业,已经摆脱了挪用俄制发动机的阶段。
汉和认为,中国进口24架苏-35的思路与当年进口24架苏-30MK2,进而研制国产歼-16是完全相同的。即:中国已经制定了中国版苏-35的计划,关于航电、雷达的实验工作,已经在歼-11D上进行。在此基础上,通过换装大尺寸风扇太行发动机的改进版歼-11,就成为中国版的苏-35。目前沈飞公司并未给中国版苏-35定名,也许会称作歼-11F之类的。
汉和最后还称,中国极有可能不会进口第二批苏-35,因为在进口了24架苏-35之后,就会进行研究,在歼-11D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