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来,美国政府似乎正在吸纳来自学界和媒体的批评。然而,副财长希茨传递出来的态度转缓是否就意味着美国关于亚投行的政策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分析认为仍有待观察。
一方面,财政部的表态是否就是美国最高决策层的意见?仍是未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分析认为,暂时由财政部出面“放风”,可能是为美国高层“继续保留对中国施压的空间”,而美国对于亚投行整体态度的转变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另一方面,美国虽然改口称愿合作,但并未提出相应的具体举措,一份没有什么可操作性的表态有多少合作的诚意?还需掂量。美国媒体日前直言,美国此次提出合作,原因主要还在于担心亚投行可能成为北京外交政策的工具,进而弱化现有国际机构的地位。
美国盟友纷纷倒向中国。图为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奥朗德
“由于此前的阻挠反对没有达到预计的结果,美国现在可能是对策略进行调整,试图将对自身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沈丁立分析称,美国的最终目标仍在提高亚投行的贷款标准并试图稀释中国在其中的领导权。
真正合作还需打消顾虑
症结还在于美国担心亚投行可能挑战由其主导的世界金融秩序。“如果亚投行表现出对现有世界金融秩序的改善,而不是挑战,这就将给美国调整立场、减少对抗、增加合作创造条件。”沈丁立分析称。
亚投行的重大意义在于打破了美国的金融垄断
而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此前就曾明确表示,亚投行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的客观需要,是对没有办法满足这一需要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的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或颠覆。希茨在日前表态中也承认,亚投行将成为现有国际机构的补充,而非竞争对手。
美国媒体24日在一篇报道中称,中国日前提议单个国家不能在亚投行决定决策,并评论说这是在美国表达担忧之际依然吸引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关键因素,这一做法与IMF和世界银行多年来一直遭到国际社会批评的单边决策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美国逐渐打消对亚投行的疑虑,或是意识到加入其中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未来存在真正改变政策或是加入其中的可能。”甄炳禧分析称。如今,疑心重重的美国仍在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