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贯穿中国北京和上海之间的量子信息高速公路,使用的是中国自主开发的量子交换机和路由器,确保可以300M远程加密信息流的传输。
不过这毕竟是在中国国内,直接架设这么一条专门干线才可以,但是你要确保跟全世界的联络怎么办?这就需要中国的量子通讯卫星来解决难题。
潘建伟院士
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相当有难度,因为你要确保光子传输低损耗,不被破坏状态,还得能穿透大气层再转发出去...这期间要经历的难度相当大,需要采用特殊的激光技术和很强的空天信号理论。
不过好在中国有一位潘建伟院士,作为中国在量子领域首屈一指的顶尖技术人才,早在2003年时就开始研究在天空中进行量子通信的办法。
量子通讯使用热气球测试
潘院士团队首先制造出一堆携带信息的纠缠光子,然后在利用两个专门设计加工过的激光天文望远镜将细细的光子"加粗增肥",从一条细线变成一条激光射出去,在当年就实现了13公里的通讯站之间的量子通讯解析。
这是在当时国际上纠缠光子的最远传输距离,同时这种纯量子态通讯技术也是不存在任何漏洞的绝对安全通讯手段,比上文提到的量子秘钥和信息分开传输这种有漏洞的传输方式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