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策转向
岁末年初,国际金融市场风高浪急。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先后遭遇了罕见的“股汇双杀”。从巴西到俄罗斯,从澳大利亚到英国,从中东到东南亚,大宗商品市场、股市、汇市和航运市场,都出现了剧烈波动。一场新的金融风暴,似乎即将席卷全球。
这场金融灾难的原因,分析者众说纷纭。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才能稳住市场。在这个时候,大国显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已经表态,承诺将采取进一步刺激政策,相信日本也会跟随。美国则需要采取渐进式的加息,给世界更多的时间,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至于中国,显然也调整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度表。
中国央行将采取果断措施稳定汇率
换句话说,中国在2015年12月底到1月初,货币和汇率政策出现了一次新的调整。如果你足够敏感,就能感觉到这一微妙的变化。
201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进行了两波贬值。第一波是在8月11日到13日,通过大幅度、短时间方式,狠狠贬值了一波,消化了股灾带来的贬值因素(过度发钞)。但是,人民币这些年内贬外升积累的贬值因素,仍然没有得到化解,这对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带来了严重影响。于是,11月开始,人民币开启第二波贬值,这次采取的迈小步、不停步的方式,一直延续到1月初。
中国在2015年12月底到1月初,货币和汇率政策出现了一次新的调整
这一波贬值,终于在1月初遇到了严重阻力。第一,从市场角度,引发了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预期,离岸市场上做空人民币的力量不断堆积,股市也受到影响,大幅下跌;第二,引发了国际主流社会的干预,美国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先后干预,后者甚至拿“人民币能不能最终纳入SDR”相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贬值只能暂告一段落,以减缓目前国际市场的压力。为此,降准和降息显然都不可能实施,因为这会减少人民币和美元的利息差,推动人民币继续贬值。
所以,从12月开始,央行就忍着不降准,更不降息。面对外汇占款的大量减少,以及外储的缩水,只能以时间换空间。对于国内流动性需求,则通过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等方式补充,走一步看一步。
事实上,货币政策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中国的根本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