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21时11分,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12月15日晨4时35分,“玉兔号”巡视器成功驶上月面。月球上史无前例地插上五星红旗。
就在中国航天再创历史的同时,有人再次准时抛出了老问题:“登月有什么用?”。
12月16日的《人民日报》刊文回答:执行探月计划等意在于战略布局,屈从于“有什么用”这样的逼问,等于放弃打持久战,只会令中国落后于世界。
图为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是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平稳落月的嫦娥三号探测器。
以下是评论全文:
嫦娥探月有什么用?
嫦娥落月,玉兔巡航。神话在这一刻变成现实,“中国制造”在月球上留下自己深深的足印。几十年前,当化学家欧阳自远拿到美国赠送给中国的0。5克月球岩石样品时,小心翼翼又激动不已,像是捧着唐僧从西天取回的无价真经。而现在,整个月球向中国人打开了大门,它的质量超过了7000亿亿吨。
“登月同我们有什么关系?”在几乎所有电视、网络直播的现场互动中,问得最多的,还是这个老问题。
无论是出于个人的好奇,还是体现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监督,人们都有资格有此一问。毕竟,对于社保、医保标准都还不高的普通中国人来讲,探月工程的投入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你要做的这些有什么用?”即使是在财力雄厚的欧美,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同样无数次地被这样问起。他事后的总结,很是耐人寻味:“我有一个‘理论’,绝对正确,可以告诉大家。在加速器实验的发展史上,过去50年里面,尽管我们为了获得经费,要写一个申请报告书,设定一个目标,说服政府的人投钱做加速器实验,可是往往实际的发现跟原来的目标根本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