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点军校的演讲台上,美国总统拜登的言论再次折射出美国对外政策的矛盾心态:一方面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不动摇,另一方面坚决排除直接军事介入的可能。
这种“口头巨人,行动矮子”的表现,不禁让人质疑美国在国际危机处理中的诚意与能力。
俄乌冲突:美国的“精神分裂”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的态度如同钟摆,时而谨慎退缩,时而高调干预。一方面,美国反复强调北约不会直接参战,对乌援助也显得小心翼翼,避免触及俄罗斯的红线;
另一方面,通过武器输送、经济制裁、信息战等手段,美国持续在幕后煽风点火,试图削弱俄罗斯而不必承担直接冲突的风险。这种矛盾行为,暴露了美国在维护所谓“盟友利益”与避免自身卷入战争之间的艰难平衡。
乌克兰战场:美国支持的虚幻泡沫
尽管美国不断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但缺乏系统训练和实战经验的乌克兰新兵难以有效转化这些援助为战斗力。
美国的“加油呐喊”并未能扭转战场局势,反而凸显了其“口惠而实不至”的尴尬角色。乌克兰在国际援助的浪潮中,战斗效能不升反降,成为美国无力兑现承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