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中国隐忍了几十年。有人却认为这是儒家文化的软弱性导致的,但细细回溯历史会发现,那完全是局势使然。
90年代的苏联解体,让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单极,国际主导权完全落入美西方手中。而中国国内产业开始累积,对外开放成果开始从沿海向内地迁延,人民生活开始有了起色。那时中国走的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捷径,靠廉价劳动力和稳定环境吸引西方技术和产业转移的模式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发展命脉也被西方把控,异常脆弱,一旦受到重锤就可能功亏一篑。
为了维持发展,当时的中国谨小慎微地隐匿了“有所作为”,一路“韬光养晦”了二十几年。那期间,中国忍下了1996年的台海危机、1997年香港金融冲击、1999年南斯拉夫使馆被炸、2001年王伟烈士坠机、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送上门的巨额债务、2009年新疆骚乱事件、2012年日本宣称20亿日元购买钓鱼岛事件……
那二十几年中国是吃苦又吃亏的,不堪受辱的中国民众也曾发动过反美游行,抵制过日货,爱国网民发动过轰轰烈烈的“世纪黑客大战”......
我们的付出换来的是喘息和发展的时间,那期间,中国实现了香港和澳门回归,加入了世贸组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经济连续高增长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提出“要韬光养晦,更要有所作为”,中国终于重塑外交战略,开始不再强调单方面忍让。
从那之后,中国开始积极推进国际事务,组建亚投行、上合组织,在金砖会议、G20峰会、联合国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对萨德事件、南海仲裁、美国贸易战和科技战、香港修例风波、新疆棉等事件逐一进行有力回击。直到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后,面对西方遮天蔽日的舆论抹黑和外交压迫,中国开始火力全开。这一次,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韬光养晦”不是中国的外交宗旨,而是为了发展提出的权宜之计,只不过维继久了,国外政客当真习惯了,国内有些人也忘了初心,但我们的领路人和人民没忘,趁着百年变局的窗口期继续“有所作为”的宏图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