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作为能源需求大国的德国其自俄乌冲突爆发起追随美国发起的系列对俄能源制裁,本就是一场经济自杀之路,德国本已付出了高昂代价,而两条北溪管线的破裂,
则直接将德俄双方超过20多年的能源战略布局暂时截断。俄德两国于1995年开始洽谈北溪管道,2005年开始建设经海底管道直连俄德的北溪1管线,
2011年建成。2014年德前总理默克尔与法总统马克龙带头协调克里米亚危机,默克尔同时顶住美国压力基于北溪2管线是经济项目与政治无关的立场与俄进行北溪2管线的修建。
默克尔结束任期不久,刚刚完成建设的北溪2管线被朔尔茨领衔的德三党联合政府暂停运营,北溪2管线被暂停约9个月后北溪1、2管线遭“不明国家”在北约军事控制海域炸断。
对俄罗斯提出的北溪2管线尚有备用管道可以启用建议,德方至今尚无勇气给出“可以启用”的答复。
德国此前高调对火电厂、核电站说不的过程中,北溪管线提供的天然气能源是德方的重要底气,两条管线如全部畅通,则基本可满足德国的工业、民用能源需求,这将为德国进一步入场新能源领域带来重要的时间窗口期。
而当下在德国一系列与俄能源脱钩动作再到北溪管线被炸断的联合叠加下,不仅由德学者率先提出的“工业4.0”畅想与德渐行渐远,甚至德国想要维持现有的工业规模都因能源短缺变得不再现实。
德国大量位居欧洲及全球前列的工业企业正在向美转移,德绿党政客却还在谋划“与华经济脱钩”、“重新考虑中德贸易关系”。
这一背景下,德总理朔尔茨是否访华备受美英媒体聚光灯聚焦。
中方的主张是始终如一的,中方对中德互利共赢扩大双方合作规模敞开大门,对俄乌冲突也始终坚持奉行劝和促谈主张。
德方应与中方一道,为欧洲及全球形势稳定贡献建设性力量。
(责编:薛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