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苏联曾研制出太空雷用以布设“天雷场”,来拦截或摧毁敌方军用卫星。当然,种种原因使该项目后来终止。如今,空中布雷又有新形式。该种新布雷方式以能长时间滞空的自杀式无人机为雷体,通过集群化布设来实现。如俄罗斯去年就以“柳叶刀”自杀式无人机为基础,借助其速度优势,研发出针对敌方无人机的空中雷场系统。
三是无人系统渐成“播种者”。快速布雷装备趋向无人化,正在使地雷的布设更加安全、便捷与隐蔽。俄罗斯去年推出的UMZ-K“克莱斯赫”近程抛撒布雷车在情况紧急时,无需工兵随车,就可以遥控布雷。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还启动了使用大型无人潜航器水下布雷项目。这些大型无人潜航器可以携带多枚智能水雷,视情布设在目标水域中。在这方面,美国正在研制的“锤头鲨”智能水雷布放系统,就是依托水下潜航器来布设水雷。
快速布雷装备的演进,同样体现在“种子”——雷体自身性能的改良与提升上。与新型快速布雷系统相匹配,各种雷体的本领也在不断增长。比如,一些雷体能通过感知声波、磁场、水压等物理场变化和“自主学习”,来智能识别军民船及敌我属性,并决定是否实施攻击。成批布设的雷体之间能相互“交流沟通”,并确定由哪些雷体攻击最有效。新型雷体可以通过设定拥有不同的“保质期”——自毁时间,并采用多通道引信抵抗干扰等。
一些雷体为适应战场环境变化,还“分身”出更多类型。如保加利亚同时推出了4种反直升机地雷,以适应不同作战要求。一些雷体在“种子”改良后,其攻击路径也发生变化。如俄罗斯正在测试的新型智能反坦克地雷PTKM-1R,它的战斗部能“跳”起来,借助毫米波和激光探测到坦克顶甲,以自锻弹丸对坦克的“软肋”发起攻击。
在相生相克中不断演变与升级
快速布雷装备在战场上最大的优势,是能在更短时间内布设数量惊人的雷体,以迟滞对手的军事行动。但是,面对新变化,它也日渐暴露出一些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