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廉洁上海”发出消息称,上海市纪委监委部署对保供物资采购发放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要求各区纪委监委、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提高思想认识、紧盯重点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保供物资采购发放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严防‘大礼包’腐败”。
其起因,是上海市近期多个乡镇、街道在发放生活保障物资“大礼包”过程中,发生了被居民投诉存在以次充好、质量低劣、“山寨品牌”,甚至有过期产品、变质食品等问题。
21日,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的确有部分免费发放保供物资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是生鲜食品,并表示对于疫情期间发现的相关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会坚持从严从快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翻看目前被曝出的各种问题,岛叔的感受就是两个字:离谱。
一些居民收到的物资,有的生产日期“来自未来”,有的食物发霉变质,有的物品是多年不见的“山寨产品”,有的生产厂家被查出曾经以次充好、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而且有的厂家竟处于注销状态。
平常,这种产品就算想流入上海的市场,恐怕都不容易。
平日“菜篮子”工程运转有序,通过检查抽查等常规手段,有关部门就能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但在“战时”紧急状态下,食品质量和价格的监管未做细做全,就会给不法分子获利空间。
更何况这是政府部门采购的保供物资,财政出钱,商家供应,老百姓免费拿的“礼包”。
日常状态下,这种采购肯定要通过招标流程,全链条监管。
紧急状态下,各乡镇、街道各自为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找供应方,出问题的物资,想必也省去了各种招标、监管环节,甚至连供应商证照、产品许可、食品检验检疫证章等最基础的环节都忽略了。
否则,就无法解释一些市民到手的保供物资变成“3·15打假现场”的魔幻情节。
一般来讲,市、区两级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设立物资保障组,建立专门的服务保障体系。
要做好保供,应该靠市、区两级集中对接大型供应商、完成统一采购。
一旦各自为营,你联络你的,我对接我的,保供工作就可能出现混乱,市场力量中相对可靠的大型商超、电商难以发挥作用,反倒让食品安全不达标甚至执照都没有的小商小贩占了先机。
保供链条长、枝蔓多,政府与企业的中间商也会加剧风险。有的中间商是真黑心,趁机发歪财;有的可能是临时上阵,平时不熟悉相关行当,随便找了个供货渠道,结果爆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