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当局“潜艇自造”闹出“天价马桶”的笑话,揭开了几年来该案各种弊端的冰山一角。“潜艇自造”是蔡英文当局执政以来最具“雄心”的整建军备投资案。但从军火商、厂商内斗,到经费不足,再到“根本不是自造”的质疑,台“潜艇自造”工程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各种争议。
疫情加重工期拖延
针对“天价马桶”案,台湾《中国时报》18日报道称,潜艇因静音要求,真空马桶需要特殊定做,每个价值8万元新台币。但负责制作的M厂商竟报价8万美元,相当于240万元新台币。
据了解,M厂商的背景可谓相当深厚,是台湾国际造船公司(以下简称“台船”)长期合作厂商。在“潜艇自造”之前,台船造的船上生活用品配备,如床和床垫等,都是M厂商承包的。结果这次因马桶报价实在离谱,被台船董事长郑文隆打了回票,台船最终花费15万元新台币自行研发完成。“潜艇自造”小组召集人黄曙光得知后,下令不得再与M厂商有任何往来。
台湾联合新闻网此前报道称,所谓“潜艇自造”项目,岛内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人提出,但直到蔡英文上台后才正式定案执行。“潜艇自造”正式代号为“海昌计划”,号称台海军要自行研发设计建造柴电潜艇,2016年时任“海军司令部司令”的黄曙光首度正式编列预算启动。
具体来说,台船负责建造,潜艇排水量大约在2500-3000吨之间,预计建造8-10艘。分析称,大陆有更多预算可以发展海军,除了辽宁舰和山东舰两艘航母外,各种新型军舰成军,舰艇数量总和已超过美军。但台军认为,反潜作战是解放军稍微薄弱的一环,因此水下战力是有效防卫台湾的“利器”,蔡英文当局痛下决心,决定斥资110亿美元自己制造潜艇。
2017年3月,蔡英文出席在高雄市举行的签署仪式,“国防部”“中科院”和台船签署“潜艇自造”备忘录。郑文隆当时声称,原型舰合约设计需4年时间,再花三四年建造,如果从2016年12月起计算,预计8年内潜艇原型舰下水,10年内成军。
不过,这番“雄心壮志”很快就遭遇现实打脸。今年3月,郑文隆首度对台船发表公开信坦承“潜艇自造”碰到严重瓶颈,设计人力、装备如期进场等问题层出不穷。军方则毫不意外,内部早有“郑文隆去职势在必行,否则潜艇自造无以为继”的看法。黄曙光表示,除了装备和合约落后外,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境外交货和技师赴台受限等问题,也成为现阶段进度落后的原因。3月23日,台“国防部长”邱国正承认,“潜艇自造”现在遭遇很多问题,特别是一些“红区”(核心)装备来源都很敏感,“很难获得”,不过他没有进一步说明哪些问题。这也是台军方首度公开证实“潜艇自造”遇到困难。国民党“立委”吴斯怀表示,有专家质疑台海军目前只有左营、苏澳可以停泊潜艇,战时可能没法维持作战持续力,几百亿元等于白花。
本月15日,台湾《联合报》披露称,台船有130人因为与新冠肺炎确诊者足迹重合,高雄市政府要求这些员工隔离10天。10天之内少了130人,使得原本已经落后的进度又受到拖延。
人员不足问题难以解决。台媒介绍称,台“中科院”为配合蔡当局的政策,近年已扩编将近50%的人力,却同时面对大批资深人才届退的问题。知情人士透露,“中科院”除了配合“潜艇自造”“高教机自造”等政策,还肩负以特别预算量产精准弹药的工作,人员任务已饱和。如果不能及时补足人力,恐面临“有厂无人”的窘境。
厂商内斗严重
虽然进度十分不顺,台军方官员仍在力争明年9月第一艘自造潜艇下水。究其原因,都是“政治凌驾专业”惹的祸。
台湾《中国时报》今年1月24日披露称,由于两岸军事情势严峻,加上2024年5月以后的新任领导人对“潜艇自造”态度未知、民进党能否赢得“大选”并在“立法院”取得多数席位,蔡英文因此要求项目小组与台船等单位将首艘潜艇下水时间提前到2023年。台媒评论称,台湾第一次造潜艇,装备筹获困难,应该行稳才能致远。尤其首艘原型舰下水,不应配合政治需求而赶工,台船与项目小组更该力守专业,不能为了配合蔡当局的政治考虑或大内宣,而赶在蔡卸任前一年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