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3·21”东航飞行事故客机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被当天13时的航班顺利送回北京。据央视报道,第二个黑匣子发现点位于撞击点正东偏南5度,距离撞击点40米,距地表深度1.5米。据报道,被找到的第二个黑匣子罐体较为完整。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称,第二个黑匣子的发现位置与安装在它附近的紧急定位发射仪的发现位置较近。
通常而言,陆上寻找撞击点相对容易,而发生海上坠机事故,确定撞击点就复杂得多。往往需要从发现飞机残骸开始。由于发现残骸的海域多数情况下并非飞机坠海的第一现场,因此在发现残骸碎片之后,便需要通过数学模型来确定飞机主体坠海更为精确的区域。在明确撞击点后,再在以撞击点为中心的相关区域进行搜索。如果落入水中,黑匣子上的水下定位信标(ULB)会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发送载频为37.5KHz的音频信号。在2014年7月1日之后制造的飞机上,信标工作约90天(之前为30天)。在90天内,可利用专门的被动声呐搜索。
黑匣子在水下定位主要依靠水下定位信标。它是一个电池供电的水下超声波脉冲发生器,安装在黑匣子外部。一旦黑匣子入水,信标上的水敏开关启动信标工作,通过信标的金属外壳把频率为37.5kHz的超声波信号发射到周围水域,每秒一个脉冲。信标可以在6096米的深度内发出超声波,但在距离信标1800-3600米的范围内才能被仪器探测到,海水的状态、周围的船只、海洋动物、石油管道等都会影响信标的被探测范围。
如果90天过后仍未找到黑匣子,并不意味着已丝毫没有希望。因为黑匣子通常距离残骸主体不远,甚至多数情况下会位于飞机的主体残骸上。2009年6月1日失事的法航客机的黑匣子,实际上就是通过打捞飞机的主体残骸找到的。因此,如果能确定客机主体残骸坠落区域,那么搜索工作就要以主动声呐和水下电视为主,并通过对客机主体残骸的搜索带动对黑匣子的探测。
读取黑匣子数据非常关键
找到黑匣子之后,如何从中读取记录的数据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空难造成的严重撞击,如何保证数据不被损坏?数据读取这个步骤又需要哪些环节呢?
由于黑匣子经常作为飞行事故调查的重要证据,所以必须具有抗强冲击、抗穿透、抗高温火烧、抗深海压力、耐海水浸泡、耐腐蚀性液体浸泡等能力,能在飞行事故中保存其内部存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