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题为《为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的文章,还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写道:“科技攻关要实现全面和彻底的防护救治,就必须对病毒穷究其源、探明机理,这需要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来支撑,涉及流行病学、病毒学、传染病学、基因学、药物学等众多基础学科。这些基础性工作需要和平时期的长期积累和稳定支持,要着眼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储备等方面构建长效性科技攻关机制。”
挑战之四,科技支撑急需有力加强。
据张卫文介绍,科技创新在防范生物安全风险、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但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水平、产业能力,我国客观上仍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我国仍有一些产业发展的基础生物材料、底层生物技术等未能突破,一些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缺失,一些生物安全相关硬件和装备无法自给等。比如关乎患者生命的重症医疗设备ECMO等大型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及其上下游原材料和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均有不足,相关产品尚不能实现国产有效替代。
储备头部人才
迎接上述4大挑战,离不开高端人才的聚拢。
“我们需要更多生物安全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的高端人才,尤其需要思考生物安全这道大命题的战略科学家,特别是在生物安全的重大战略方向、重大科技项目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说。
该受访者认为,生物安全领域缺乏战略科学家的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不少研究人员有海外求学背景,他们接受的是西方学术训练,习惯的是西方创新体系,很难突破既有框架。“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学术是嫁接在西方主导的学术科研根系上的,根据中国国情转化与创新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