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那时候强说的不只是惆怅,还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或许体现的就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思考吧。
元旦,在中国古代春节和元旦原本就是一体,古代根本没有公历纪年,所以元旦就是农历的春节。
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所写的《晋书》中。
“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辛亥革命后,改公历纪年,将阴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
天文历法从来都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决定了朝代的正统性质。周边藩属国无不以求得天朝上国的历法为荣。
近代中国在科技领域被西方超越,导致落后挨打,这也是辛亥革命采取西方公历纪年的根源。
科技决胜,是世界自大航海运动和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铁律!
在元旦这个重要的节日,看到两条消息,使汉唐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第一个消息:
2021年12月30日晚,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
EAST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用来探索核聚变能源应用。
第二个消息:
2022年1月1日,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式施行。
1993年颁布施行,2007年第一次修订,时隔14年后,科技进步法完成第二次重大修订。“
上述两条消息,一个是科技成就,一个是科技战略,展现的就是科技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中国的“人造太阳”核聚变研究,已经领先于全世界。随着试验成果的不断提升,总有一天会实现从实验室到应用的突破。
人类可以制造太阳,意味着超越了神迹。汉唐相信,这一天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