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研发、列装国“量”上的增加相比,炮射导弹“质”方面的变化更引人注目。
一是制导方式更加先进。据称,托克玛什·纽德曼精密设计局还在测试为俄罗斯军队设计的下一代“索尔克-5”炮射导弹。如果成功投入服役,该型炮射导弹将成为俄军第一款具备主动制导能力的炮射导弹。在制导方面,它采用了复合光电、惯性、卫星和半主动激光复合制导方式,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能满足昼夜作战需要。今后,炮射导弹将更多地采用主动寻的和复合制导技术,研制和选用大威力战斗部和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来提高攻击远距离目标的能力。
二是结构和攻击方式有所变化。长期以来,炮射导弹实际上就是由火箭发动机推进的破甲弹,世界各国的炮射导弹通用样式也多为“火箭发动机+”的模式。但现在,这种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几年前,美国海军曾向国会提交了最新的新概念武器研发进度报告,其中涉及的3项新概念武器中就有一种炮射导弹(GLGP)。该型炮射导弹可以在127毫米口径的火炮或陆军榴弹炮上打出3马赫高初速。如果用电磁轨道炮发射,初速可达到7马赫。这使它可以不用再装备火箭发动机,借助高初速和弹载精准射控系统,就可以有效拦截目标。从理念上讲,它开拓了炮射导弹的研发思路,但从实践来看,由于发射时需要承受极高的加速度过载,所要解决的难题如研制轻型高强度结构复合材料等还有不少。
三是发射平台趋于多元化。炮射导弹由坦克来发射,这已成为不少人的固定思维。实际上,炮射导弹发射平台当前正趋于多样化。前推十几年,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已将LAHAT炮射导弹拓展应用到机载平台上。该公司还为LAHAT研制了管状/筒状发射器,以便将其安装在装甲车上。
2年前,美国一家公司公布了一款被称为“多方位防御快速拦截弹交战系统”的在研小型炮射导弹。它能用57毫米舰炮发射,可用直接撞击方式拦截反舰导弹和打击小型快速水面目标、中低空无人机等。在设计上,该导弹将制导、精度、快速发射和大量装填能力相结合,一次性可发射多枚,用来抗击饱和式、多样化导弹攻击。但是,这型炮射导弹想要达到列装标准同样不易。
从坦克到步战车再到舰炮,随着平台的拓展,炮射导弹的攻击目标日益增多。除了利用“攻顶”“击肋”等方法对主战坦克发动攻击,炮射导弹在打击对手的工事碉堡、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等方面也有相当大的用武之地。尤其是随着它渐渐步入“护卫圈”,其新的发展春天或正大步走来。
(责编:杜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