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谍战剧爱好者,笔者看过的谍战剧不在少数,但像《对手》这样的“谍战剧”还真是少见。
其一,我们熟悉的谍战剧,时间背景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前后,1983年国家安全部成立以后,谍战剧一般也就成为国安题材,或者当代谍战剧。当代谍战剧的数量非常有限,以21世纪的今天为背景的,更是少之又少。《对手》的故事就发生在当下。
其二,极少数的当代谍战剧,其涉及的主题往往也比较宏大,间谍在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加持下,有点“无所不能”,其窃取的机密干系重大,但离老百姓生活就有些距离。《对手》完全将谍战题材给“日常化”了,间谍就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并没有三头六臂,其窃取的情报也可能是一些普通人平时可能接触得到的。这就极大拉近了谍战剧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不仅仅是看热闹,而是身在热闹之中。
其三,《对手》非常大胆地以反派为核心主人公展开叙事。一方面,这打破了传统谍战剧的叙事模式,也就可以规避主人公落入“高大全”的人设窠臼,增加了新鲜感;另一方面,有助于刻画更为立体的间谍形象,凸显他们的隐蔽性,提高观众的警觉意识,同时,揭示了当代间谍的生存“惨状”,也是对间谍的一种有力震慑。
除了这些“创新”,进入具体的剧情,《对手》也比想象中的有趣得多。
18年前,来自对岸代号分别为“桃园”的李唐(郭京飞 饰)、代号为“花莲”的丁美兮(谭卓 饰),以及代号为“新竹”的林彧(宁理 饰),来到中国大陆的厦州执行任务。
阴差阳错地,李唐和丁美兮在厦州一待就是18年,成为夫妻,有一个读中学的女儿。
这18年来,他们除了执行任务外,在厦州与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李唐就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人到中年,一身赘肉,也一身职业病。丁美兮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为了贴补家用,在家里偷偷开了个补习班。
这对中年夫妻的最大特点是,“穷”。
作为间谍,夫妻俩其实也没什么信仰可言了,只不过是上了贼船,不得不一条道走到黑。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他们豁出去也会完成,但经费必须给到位。可偏偏上线失联后,经费也消失了,夫妻俩不仅拿不到钱,执行任务还得垫钱。
于是夫妻俩的睡前时间,基本就是围绕着经费展开。毕竟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钱,柴米油盐要钱,出租车加油要钱,罚单要钱,李唐看牙要钱,丁美兮保养要钱(毕竟需要使用“美人计”)……
编剧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生动,能够落实到日常化、高度真实的细节上。比如丁美兮去了几次银行,每一次都打算买理财,跟柜员掰扯半天利率,最后还是没买。补课被人举报了,被扣了两个月奖金,心一横跟同事买了P2P产品,结果爆雷了。夫妻俩一定没料到,他们的一身特工功夫,主要用来讨债了。
李唐跟踪、并偷偷潜入P2P老板的豪宅,打开保险柜,就被老板给电晕了。面对老板的斧头,他急中生智,一蹦一跳地来到客厅,砸碎所有玻璃、电子器件,制造噪音,引发邻居报警。警察上门后,两只老狐狸心领神会地配合演了一出“摇一摇”摇到家里约会的戏,让人啼笑皆非。
这也是编剧的高明之处。冷不丁给你来点小幽默,与角色的人设完全匹配,也丰富了这部谍战剧的审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