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仅仅这一招就够了?

作者:
2021-12-20 09:38:28

比如,2017年两会期间的沟通会上,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就向媒体表示:“团队跟我提过建议,让孩子周末才能玩游戏,周一到周五不能玩。我说不对,一般周五晚就可以玩了,但是周日晚不能玩,要考虑到第二天上学和不上学的问题。”

这一答复,从细节处反映了腾讯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关切。当年2月,腾讯就上线了“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给家长提供了包括孩子游戏时长和游戏消费等行为的查询、提醒与设置等功能,并且覆盖腾讯游戏运营的所有产品。同时,马化腾本人也连续多年在两会提案中写到未成年人保护议题。

新规自颁布以来,在各大相关公司的贯彻落实下很快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仍然遗留一些问题等待攻坚扫清。

技术防范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开展,张毅君委员分享了四点思考和建议:提高站位,始终将未成年保护放在重中之重;聚焦重点,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开展工作,如内容安全、实名认证等;疏堵结合,不仅要看现状,还要着眼于未来;汇聚合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而腾讯在新规落地后,迅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依托于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方面的多年经验,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同上述思考不谋而合。

在发言中,腾讯未保体系负责人郑磊提到了“830新规”出台后腾讯方面的工作推进:新规发布后,技术团队在26小时内把腾讯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全部网络游戏进行了更新,严格落实未成年人时长时段、账号实名注册等规定。经过几轮的验证,在8月31日晚间,即开学日前上线了全新的防沉迷策略。

在技术层面,腾讯采用了的“三防一打”的防控方案:所谓“三防”就是针对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设置三道防线;“一打”即是对相关网络黑灰产业进行针对性的打击。

第一道防线,是依托公安权威数据平台,根据国家规定,对未成年人实名账号从时长、充值等维度对其进行严管;第二道防线,在严格落实新规的基础上,是采取金融级别人脸识别验证,针对性解决孩子“冒用”成年人身份这一问题;第三道防线则是在游戏外向家长提供管控工具,帮助家长更好地监督孩子的游戏行为。家长可以在腾讯成长守护的小程序上,查看自己实名认证下的所有游戏账号,并一键将其设置为“未成年人模式”,从“锁”住孩子冒用偷玩。倘若未成年人试图修改家长的管控方案时,将触发人脸识别系统,判定是否为家长本人操作。

其中难度较大的是第二条防线。比方说,孩子“冒用”成年人身份证,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单方面的行为,家长为了防止“麻烦”,或者出于溺爱,往往会把身份证信息主动给孩子,甚至“代刷脸”,导致了一系列后续隐忧。

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也在答记者问中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实际使用中,不少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号、微信号注册游戏账号,导致针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制度难以真正落地。事实上,在未保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监护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监护人的有效监督约束和陪伴陪护,有关制度的落实必然会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此问题,腾讯可谓用心良苦:不仅扩大了人脸识别巡护范围,尽可能“揪出”异常账号,针对体量更大的头部游戏,还采取更严格的人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