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消息,12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广西7例,云南5例,广东4例,上海3例,北京1例);本土病例56例(浙江44例,其中绍兴市40例、杭州市2例、宁波市2例;陕西5例,其中西安市4例、延安市1例;内蒙古4例,均在呼伦贝尔市;广东2例,其中广州市1例、东莞市1例;四川1例,在成都市)。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3例,其中境外输入21例,本土2例(均在陕西西安市);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境外输入9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71例(境外输入426例)。
应对奥密克戎,中国有条不紊
12月17日凌晨,张文宏医生通过其微博发声,国际奥密克戎疫情扑朔迷离,中国有条不紊应对。
当前是全球性最为艰难的时刻,是人类与病毒对抗相持最为困难的时候。
世卫组织专家组会议共识,提出“当前还需要依赖广泛实施公共卫生限制措施,同时完成疫苗的加强接种,特别是未接种疫苗者需要一起加入到疫苗接种行列,才能应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广泛传播风险”。
从世卫组织的专家共识意见可以看出,中国实施的动态清零策略,也就是所谓的PHSM(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已经被国际广泛采纳用于当前奥密克戎的应对。
“动态清零”能力是当前最为关键的公共卫生策略。
近期长三角、珠三角、西北地区频发德尔塔的散发与局部暴发病例,但是中国的动态清零策略已经被证实4周左右终能应对。
即使是绍兴上虞,李兰娟院士提到目前的所有病例均在非常清晰的传播链上,我们跑赢病毒只是时间而已,无需恐慌。
我们目前所有的牺牲与坚守,背后是国家的科技力量给我们坚持的信心。
无论是疫苗还是药物,相信能够支持我们度过最为困难的时间。
奥密克戎出现之时,中国团队迅速在2周-3周左右,通过科技力量,做出如下判断并做好相应应对策略:
1.北京谢晓亮团队:奥密克戎变异株逃避当前的大多数大分子抗体药物,我们仍将面临巨大挑战,但是中国已有的抗体药物研发线路仍然能跟上病毒的变异。
目前中国已经通过应急应用的大分子药物仍能起到一定的疗效。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也已经进行着手系列的新抗体临床试验,并且同时进行靶向性的小分子药物,这些药物即将在2021年下半年逐渐问世,诚如世卫组织代表昨日的宣言,全球范围内在2022年有能力与信心控制新冠的流行,逐渐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