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破茧之旅”:水上飞机如何“上天入海”?

作者:
2021-11-23 10:07:31

在结构设计方面,水上飞机多采用全机水密铆接,能够有效防止雨、雾和海水浸入结构内部;合理设计漏水孔和通风孔的位置大小,使得内部积水顺利排出;在铆钉、螺栓等连接件结合面进行适当隔离绝缘,防止双金属接触腐蚀。

在制造材料选择方面,水上飞机一般采用防腐蚀材料和表面涂层等技术,为机体披上“防护衣”。目前,水上飞机使用的是常见合金材料,存在一定缺陷。研制新的防腐蚀材料,一度成为各国研制水上飞机的难题之一。

发动机和各类电子元器件防腐蚀能力同样是科研攻关的“重头戏”。水上飞机的动力系统会额外安装防腐蚀装置,一般采用高压空气喷射方式,对发动机适时进行冲洗和清洁;机体内电子元器件也有着严密的防霉菌、耐盐雾、腐蚀防护和电磁兼容等环境适应性设计,这就要求水上飞机电控系统必须采用更强的防腐蚀材料和涂层技术。

水上飞机在结构上开孔多、接缝多,密封难度可想而知。水上飞机一般采用3种方式确保机体密封性:一是在紧固件表面涂抹密封剂,消除紧固件与机身间的缝隙;二是在整机装配完成后,进行气密性检验;三是通过向机体进行高压喷水,检查是否有漏水、渗水问题。

为确保严格的水密性能,现代大型水上飞机还采用整体结构设计,避免机体出现多处开孔。有些水上飞机还借鉴了轮船的设计理念,增加水密隔舱——将机身分割成若干个舱室,每个舱室之间用防水隔板和水密门分隔。一旦机身出现漏水现象,只需将舱门关闭,就可以将漏水控制在舱室内,而不会扩散到机身其他位置,避免飞机因进水而沉没。

除了防腐和密封两座“大山”,水上飞机在制造中还有很多“山峰”需要翻越,机体结构强度便是其一。水上飞机在高速接水过程中,会产生巨大撞击力,之后高速滑行过程,波浪也会对机体产生高频冲击。这种结构响应,给水上飞机结构强度设计带来很大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结构重量。

在总装对接方式上,水上飞机相比陆基飞机难度也很大。设计制造水上飞机要同时考虑“半架飞机”和“半艘船”。这一过程非常复杂,不仅涉及高精度密封铆接技术、对接数字化定位技术等,还需要辅以数字化柔性工装及激光跟踪仪测量。

三次试飞,水上飞机的“破茧之旅”

现代水上飞机大都具有“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的特点,在大批量生产前,必须进行3次不同方式的首飞试验。

陆上首飞,即验证水上飞机基本功能和飞行性能,是实现图纸到试验机的重要环节。水上飞机依靠起落架系统进行陆上起降,与陆基飞机并没太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