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农户储藏设施简陋,甚至还有“地趴粮”,导致粮食生霉、腐烂以及遭遇鼠害,造成损失。近日,黑龙江多地迎来一场降雪,逐渐演变成暴雪、雨夹雪、冻雨、风吹雪等交替的复杂气象。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万仓玉米种植合作社院子里,玉米堆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有的玉米表面出现了黑斑,一些玉米粒掺杂在泥雪中。“地下潮湿,上面雪覆盖,玉米水分又大,热气散发不出去,现在还没完全上冻,就容易坏粮。”合作社理事长刘国明说,如果不及时倒堆通风,会造成大面积霉变,影响粮食品质和销售价格。
记者调查发现,东北粮食收获之后,不少农户没有储藏设施,往往在自家院子里堆放,或在地头找一块地平整下充当临时储存场所,俗称“地趴粮”。基层干部表示,遇到冷暖天气交替,粮食常常发霉、腐烂,另外鼠害也较多,在农户储藏阶段造成损耗。
记者走访了湖南省岳阳县等地的部分小型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种植合作社,他们的粮仓普遍简陋,仓库散热不好,稻谷加速陈化,出米率降低。湖南省粮油质监中心储藏加工所所长邓树华说,每年由于农户储存设施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少技术指导等原因,导致的粮食损失占到产后损失的8%~10%。
——收割机械的精细化作业水平不高,收割环节的粮食损失问题仍比较突出。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三封寺镇莲花堰村的种粮大户李新莲告诉记者,近年来机械收获水平明显提升了,但是相比过去手工收割,收割机驶过的田里,往往留下不少稻穗,稻谷也是四处撒落。岳阳市种粮大户向铁青说:“收割机拔禾轮的滚动,容易造成稻穗末端稻谷的脱落,损失率在3%至5%不等。”
“有研究认为,部分玉米机收总损失率和总损伤率高达10%,实际操作中的损失率比理论上还要高。”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指出。
收获机械精细化不够是造成粮食收割损失的主要原因。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说,我国农业收割机主要存在作物损失和损伤两大通用技术难题。他认为,当前的不少收割机难对作物进行高效、优质处理,比如不能对玉米的籽粒、芯轴、秸秆、苞叶分别进行精准剥离;水稻收割机的清选工序,长期存在严重的黏附堵塞问题,籽粒不能及时分离;小麦收割机的割台高速碰撞穗头,产生掉粒损失。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告诉记者,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适宜不同区域机械化的高产优质品种、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模式和田间管理技术缺乏,机械化与规模化结合不紧密,影响产能的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割环节出现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