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高层互动比较频繁。大家都比较关心这件事,那我们今天就展开了聊聊这个话题,先讲一讲10月6日中美高层在瑞士会晤。
今年中美高层有三次会晤,一次是我们去美国阿拉斯加,一次是舍曼来天津,这一次是双方都到中立国瑞士。
这个地点选择也是有讲究的。
第一次是我们去美国,对方主场作战,然后就安排在阿拉斯加这个最冷的地方。
第二次是舍曼来中国,我们主场作战,所以就招待舍曼去天津啃狗不理包子。
这一次大概双方都想有所建树,所以干脆去了中立国,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排除外部干扰,清清静静地谈点事。
1 会谈结果
那么这次双方谈得怎么样呢?
应该是比前两次谈得更好一些。
我们首先来看看官方的新闻通稿。
三次会晤的官方新闻通稿字数一次比一次短。
阿拉斯加那次,新华社的通稿一共是3221个字,舍曼来天津会晤,新华社通稿是1796个字,这一次瑞士会晤只有553个字。
有句话怎么说的?
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用在这件事情上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字数越少,相对而言就谈得更好。
在瑞士会晤的官方通稿中,首次出现了这样的描述:“会晤是建设性的”。这个表述在舍曼来天津会谈时就没有出现过,在阿拉斯加的新闻通稿中倒是出现了这样的表述:“双方围绕各自内外政策、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
“建设性沟通”与“会晤是建设性的”完全是两个概念。
前者是对沟通方式的修饰——包括我们杨主任指着美国人鼻子说“你们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与中国讲话”也属于“建设性沟通”的范畴,后者则是对会谈的定性——表明会谈是积极的,有成果的。
那么,会谈为什么是积极的呢?具体又有哪些成果呢?
新闻通稿没有提及,我也不敢乱猜,但是可以从宏观的层面给大家梳理一下其中的脉络。
2 美方诉求
首先,本次会晤是美方积极推动的。
在国庆之前,孟晚舟获释回国,这固然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但也可以认为是美方在为推动双方进行积极更有成效的会晤而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