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1999年的《考斯克报告》规定,只要含有美国零部件的卫星,就不能用中国的火箭发射,但是美国执全球高端技术牛耳,哪国的卫星没有美国零部件呢?
哪怕中国在国际航天市场上的正常商业合作,美国也一直在“千里追杀”。
比如瑞典航天集团(SSC)位于澳大利亚的海外深空测控站是中国位于海外的五大站点之一,这个站点也是SSC专门为中国投资建的,双方多年合作得非常好,结果因为美国施压,SSC去年宣布不再和中国客户续约了。
还有,我们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搞“天宫”?
上世纪90年代,刚起步的中国曾经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但在美国的主导下,美、俄、欧、日16个国家都可以参与,却唯独把中国排除在外。
从那时开始,中国就打定主意要另起炉灶,建设自己的国际空间站。
此次翟志刚等三名宇航员成功进驻“天宫”,相当于实际行动成功“反杀”了美国的封锁政策,也算是给同样被封锁的半导体行业提前打个样吧。
天宫空间站(新华社)
有意思的是,虽然曾经拒绝过我们,但美国还是和20多个国家一样提交了入驻“天宫”的申请,当然,因为美方申报的项目“不达标”,被我们拒绝了。
更有意思的是,随着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天宫”将成为全球唯一一座空间站,现在申请入驻的各国宇航员都在努力学中文了,唯独美国宇航局却还在阴阳怪气地质疑“天宫”为啥要用中文系统。
这傲娇的口气!
我们的空间站,哪怕写小篆、用文言文,你管得着吗?
新的竞争
当然,打脸一时爽,但也并不意味着全面超越。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来,中国航天的成就有了骄傲资本,但完全取代美国的地位还需要一点时间。
早在我们尝试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就已经将宇航员送上了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