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带走了当时魏国最精锐的八万魏武卒,对于多年未曾打仗的魏国来说,留守大梁的都是贵胄子弟,不仅人数严重不足,战力更比不上齐国精锐。一旦打下去,齐军必然会攻破大梁。要知道,魏国国都原本在山西境内的安邑,但是魏惠文王为了争夺天下将之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从地势险要的安邑迁到了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无险可守+兵力不足+战力低下,打起来,齐军必然能攻破大梁。
心理上,魏国是战国第一个强国。因为占据了当时天下最富庶的河东和河内之地,魏国农业产量远超其他战国,从魏文侯到魏惠文王,魏国更是七雄之中第一个完成变法的国家,即著名李悝变法!国家富庶加上变法图强魏国积累了大梁的财富,魏惠文王迁都大梁以后,魏国贵族从山西迁往河南,财富几乎全部都累计在了大梁城内,大梁当时已经是中国最富庶商业城市,可以说,魏国王室120年来累计的巨额财富几乎全部富集到了大梁城内。
与攻占赵国的穷乡僻壤相比,守住大梁的百年财富才是魏惠文王最关心的,所以,大梁已经成了魏惠文王的死穴。对齐国来说,如果魏国不回兵救援,那么,孙膑进攻大梁的虚晃一枪将变成了实打实的攻城掠夺战。一旦攻陷大梁,魏国百年财富尽归齐国,那么已经拥有临淄这个天下第二大财富之都的齐国,再得到魏国百年财富,国力将会更上一层楼。如此一来,齐国出兵攻克大梁,不仅为赵国出头复仇,还可以平添一笔巨额财富,齐国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到了极致!
两害相权取其轻!魏惠文王真的输不起,他只能快马加鞭派使者催促庞涓放弃进攻赵国,火速回撤救援大梁!
庞涓进退两难的心态
说完了魏惠文王的心态,我们再来看下庞涓。
魏惠文王催促得急,但这也需要庞涓配合才行!与孙膑同样师从鬼谷子,庞涓同样明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实际上,魏惠文王强烈要求庞涓回军救援大梁,但庞涓也是在魏惠文王多次催促之下,才不情不愿地撤兵救援大梁。庞涓为什么不开始就直接回军救援大梁,而是要在多次催促下才这么做呢?
事实上,庞涓从一开始就看出了孙膑的意图就是逼迫庞涓撤军。庞涓跟孙膑都是鬼谷子学生,一样的老师教出来的,怎么可能看不出自己师弟的意图呢?而且,事实上,最早玩围魏救赵的人就是庞涓。
公元前354,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今河南长垣),在如何击败赵国的问题上,庞涓认为与其直接出兵增援卫国,不如直接攻取赵国首都邯郸来得解恨。于是,魏惠文王派遣庞涓直捣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被迫撤军,解了卫国之危!从这里可以看出,孙膑的围魏救赵计谋实际上是庞涓已经玩过一次,都是师兄弟,谁还不了解谁呢?
所以,当孙膑统帅齐军直捣魏国都城大梁的时候,庞涓就已经看出了孙膑玩的就是围魏救赵的计谋,而且,对于同样玩过这一策略的庞涓来说,围魏救赵之计,不是阴谋,而是赤裸裸的阳谋。那么,为什么庞涓明知是坑还要往里跳呢?
实际上,孙膑进攻大梁同样向庞涓给出了有且只有的两个选项:战役的成败与个人职业生涯的成败。
如果庞涓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回防救援大梁,那么,庞涓将立下不世之战功。当时,庞涓已经攻克了赵国首都邯郸,接下来只要扫灭周围的赵军,就可以吞并赵国,这将是战国时代第一次灭掉七雄中的一个,庞涓将创造兵家的不世之功,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