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中国还能力压西方多久?答案令国人心惊肉跳!

作者:
2021-09-27 11:07:25

民用航空机场238个,年通航量100万以上人次的航空机场就有106个;

内河航道12.7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有2100个,全国生产用的泊位码头更是多大2.3万个;

此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6200公里,发电量7.5万亿千瓦时,水泥产量23.3亿吨,钢产量9.96亿吨……

基本都位居世界第一。

正是在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下,中国国内、国际运输量都飞速增长,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76亿人,完成旅客周转量3.5万亿人公里,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2.24亿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9.4万亿吨公里。

总量的数字,很多人可能没感觉,我把它具体到14亿人身上你就能感觉到了:2019年一年,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出行12.6次,平均每人移动2500公里,平均每人搬动33吨货物,而且平均每人搬着1吨的货物移动了1.4万公里……

经过过去30年的发展,无论高铁还是高速公路,无论是港口码头还是发电设施,中国的基础设施状况,目前正处于良好运营状态,与美国陈旧、老化的公路、铁路、电力设施,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基础设施,再用个10年、20年,应该问题不大。

(三)

在90年代中期,除了汇率并轨对中国人影响巨大之外,还有一个影响深远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国高校招生的并轨与后来的扩招。

现在,读着我这篇文章的你,有很大可能,就是并轨和扩招之后的大学生。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之后,中国的高校,一直施行统一招生、免费入学、国家投资、统一分配的高校模式,这也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的矛盾在于,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太多,而国家招生名额却太少。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中国高校先后发明了“定向培养生”、“委托培养生”、“自费生”等模式,而不同的模式,高考分数线也都不一样,所以被称为“双轨”。

所谓“并轨”,就是在高考招生中不再考虑这些区别,统一划定分数线,统一收取学费,统一不再安排工作,这相当于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只要你满足高考分数,就可以上大学,而且赋予所有大学生以自主择业的权利(当然,政府也放弃了分配的责任)。

到1999年,高校招生并轨任务基本完成后,教育部又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要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鼓励各大高等院校,在师资力量满足的条件下扩大招生数量——这就是接下来著名的“大学扩招”。

此后,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如同井喷:

1990年,录取人数61万,毕业生61万;

2000年,录取人数221万,毕业生95万;

2010年,录取人数657万,毕业生575万;

2020年,录取人数867万,毕业生874万。

大多数人只是感觉,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却没有想到,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恰恰就是中国最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一群人,他们才是中国保持国运最关键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