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产业链的核心,是价值传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价值链,只有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匹配到相应的需求上,并正常实现空间转移,送达消费者手中,然后,所有参与机构,都在产业链中贡献自己的能力,同时收获价值,这才是完整的产业链。
也就是说,产业链的根本意义,在于有终极消费者买单,在消费中创造价值。仅仅有企业生产能力的产业链是残缺的,而且长久下去,必将走向衰落和消亡。
实际上,中国全产业链生产的基础——大工业生产,并不是在1990年代凭空出现的,而是此前40年产业不断积累的结果,只有这种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结合庞大的海外消费市场,才会逐渐形成产业链。
很多人应该知道,前苏联在60年代前后,曾经拥有比中国还完善和庞大的工业基础,苏联人研发出来了3进制的计算机,还开发出了类似于今天互联网的东西,一个叫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的工程师,甚至还发明了更轻更小的便携式移动电话——在1965年,已经可以在200公里内有效工作……
但这一切,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之下,没有一样东西创造出商业价值。
有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有完整的工业基础,有计划经济的基础研发投入,但没有商业应用,没有商业价值,没有消费者买单,这一套强大的工业体系和所谓的“全产业链”,到苏联解体前后,基本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苏联人连个电风扇和暖水壶都生产不好……
过去30年,经过我们一点点的奋斗和努力,我们建立起目前可称之为全球最完整生产链的制造业体系,但真正完整的产业链,除企业生产链之外,还是要坚持走市场经济道路,还是要实时与国内外市场对接,还是要把企业生产能力变成海内外消费者购买的商品……
未来,我们的国运能不能延续,直白点儿说,就是要看这个产业链会不会维持和延续。
更深一层说,就是要看我们还是不是坚持市场经济道路,是不是继续对内和对外扩大开放,中国企业是不是继续有能力从生产链向价值链、空间链和供需链上延伸……
(二)
产业链,当然不是中国在当今世界竞争力的全部。
在汇率改革的同时,1994年中国将国家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建起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制度,同时施行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等制度,这就是著名的“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将原来隶属于地方的诸多税收收归中央,极大地压缩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分成。但是,根据中国几千年一贯的行政治理模式,涉及地方民生的诸多问题,责任归地方,权力归中央,权责不匹配之下,地方政府急于找到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鉴于地方政府钱袋子太瘪,中央政府就把当时只在深圳特区试行的土地拍卖制度,扩展到了所有城市,地方政府被允许拍卖和出售城镇的土地,然后用得到的资金,补充地方财政收入——这就是现在被我们不断诟病的“土地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