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失去美国这棵歪脖树,中国却换回一片大森林!

作者:
2021-09-25 17:47:01

“T-7M”火箭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制造,从确定方案到发射成功,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堪称神速。尽管它只飞了8千米高,但却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火箭,开启了我国飞向太空的第一步!

毛泽东曾激动地说:“8公里,那也了不起!我们就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同年9月,探空火箭“T-7”发射成功。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基础。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太空中终于传来了中国人自己的声音“东方红”!

冷战年代的卫星发射被赋予了太多政治意义,但如果剥离意识形态色彩,把航天当作一个战略产业,那时的中国还只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2

起步即蜜月

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与美国的交流发生在1978年。那时正赶上中美即将建交,为了示好,美国向中国赠送了1克月岩。这次交流给予了我们展望未来的机会。

中美航天合作,源于当时的相互需要。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缺乏资金,并且需要进入世界商业航天的契机,而美国缺乏合适的运送卫星入轨的交通工具。

1986年,是全球航天史上多灾多难的一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4月,美国大力神火箭起飞8.5秒后爆炸;5月,美国德尔塔火箭刚一升空便遭雷击,被迫自毁;同月法国阿里亚娜火箭也出现了第三次点火失利,未能将卫星发射到指定轨道,发射宣告失败。

100多天内接连发射失败的情形,搅乱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已经造好的卫星由于火箭的短缺而在地面滞留。美国卫星公司不得不开始考虑其它国家的火箭。目光最终聚焦在了刚刚进入商业发射市场的一个新玩家:中国长征火箭。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长征火箭的成功率高,并且非常便宜。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苏联太空力量的壮大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在那个中美蜜月期,在商业发射上扶持中国,无疑可以抗衡苏联、维护美国利益。

那时的中国航天,也遇到了一个难题——缺乏资金。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航天产业几乎没有国家任务,“皇粮”不足,人才出走。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善,中国航天人意识到,长征火箭应该在国际市场中有所作为。于是,他们提出了利用中国火箭去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任务的设想。

对于当时在商业发射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也迫切需要美国的订单来提高长征火箭的国际影响力,这是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关键一步。

1985年6月,中国航天技术在巴黎首次展露风采。同年10月,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承揽国际发射业务。

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和世界上从事卫星制造的最大企业——美国休斯公司签约,用“长二捆”火箭发射休斯公司为澳大利亚制造的两颗卫星。12月17日,中美签署了《关于商业发射服务的国际贸易问题协议备忘录》。两国政府还就商业发射服务建立了年度磋商机制,为长征火箭发射美制卫星奠定了基础。

按照协议规定,卫星制造商向中国提供的数据信息都须事先经美国政府批准,所有卫星、火箭技术协调会由美国政府官员在场监督,卫星运抵中国实行免检,并且24小时处于美方保安人员的监控之下。

当时的美国既想在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拉中国一把,钳制苏联,又不能让中国获得任何关键技术。所以当时的合同可谓极其严苛:

第一,美方不给我们预付任何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