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着三名航天员从天宫空间站成功返回地面,此次太空任务历时三个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的太空驻留时间纪录。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反的是,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故障频发,寿命所剩不多。如果国际空间站按计划在未来几年退役,中国将是唯一运营空间站的国家。
与美国在航天领域封闭、排外的做法不同,中国不仅一直致力于外层空间的和平探索与利用,还以开放态度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保持密切合作。在空间站的开放问题上,中国比美国有着更加开明的态度,允许别国科学家通过天宫进行科学研发任务,这会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是一个真正有着包容性的国家。
回顾几十年来的中美太空关系,可谓是跌宕起伏,中国一步步地从弱小走向强大,稳扎稳打,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美国的注意。至今,美国总统拜登将不得不做出选择,即要么在太空计划上与中国对抗,要么找到缓和双方紧张关系甚至增加双方合作的方法。
毕竟探索并开发广袤的太空,大国可以单干,但国际合作已被证明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美国能否“弃暗投明”?
1
美苏竞赛,中国入局
二战结束后,冷战旋即开始。地面显然已无法满足美苏竞赛,太空成为新的竞赛场地。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开启了人类的航天之门。
这一事件在西方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开始大肆渲染苏联的威胁。《纽约时报》就宣称这是共产主义在全球的一次重大宣传胜利。甚至有媒体宣称“这是太空珍珠港事件”。
美国国防部压力很大,希望能早日发射卫星,以平息苏联的不利影响,别说还真抢了个人类第一。
两个月后的12月6日,美国进行首次卫星试射,电视全程直播。然而,火箭两秒后便一头栽了下去,化为一片火海。美国人心碎不已,苏联人大肆嘲笑。
次年2月1日,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索者1号(Explorer-1)”终于成功发射。随后在10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成立。美国开始疯狂砸钱,美苏太空竞赛开始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美苏将冷战从地表带到了太空,目睹这一切的中国暗下决心: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美国第一颗卫星上天4个月后,毛主席决定“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然而要实现卫星发射需要两大支撑:基础学科和工业体系。考虑到当时状况,卫星被认为“与国力不相称”,于是1959年思路调整为“大腿变小腿,卫星变探空”。
1960年2月19日,中国首枚探空火箭模型终于在上海试射。“T-7M”模型火箭非常小巧,主火箭直径只有25厘米,长度5.34米,起飞质量190千克,最大飞行高度也不过10千米,是计划研制的“T-7”探空火箭的模型火箭。
当时的发射条件简陋,超乎人们的想象:火箭的点火装置由灯丝上的硝化棉制成;用于火箭分离的定时装置是闹钟改的;弹道也通过手摇计算机和算盘来计算……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给火箭加注燃料的设备居然是普通的自行车打气筒,而追踪火箭轨迹的所谓“雷达”竟是手摇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