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规律性现象,长期政权后的日本政局往往进入一段首相频繁更换的震荡期。这容易导致政策缺乏连贯性,政令统合及决策成效出现问题,对外关系出乱生祸,2010年和2012年日本对影响中日关系的“撞船”及“购岛”事件的处理就是如此。
二是“厌华”“反华”“抗华”正成为日本国内政治正确,未来新领导人为维持政权可能会迎合保守右翼及鹰派势力,难免被操控、绑架或牵着走,在对华政策上很难革故鼎新。
三是所有参选人身上皆有“隐患”,属于“带病”上岗。参选群体作为中生代或少壮派政治家代表,亲美保守、对华抗衡是基调,或者即便本人相对温和稳健,但为在当下氛围中造势拉票,也要对华示强示硬。
因而,日本政情及其变化正对中日关系产生越来越多直接冲击和肆意干扰,日方也不再因中方感受或抗议而加以节制收敛。
这实际是当下中日关系“范式之变”的一种体现,即双方的基本相处之道或关系模式由于日本内政因素而发生重要改变。过去中方熟悉的一些工作方法,可能不再那么适用于与这个时代的日方政客群体打交道或是双边关系的处理。
与此关联,以下两个影响今后中日关系的日方政情变化,需要引起关注。
第一,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自民党的党政领导层很可能无力或无意压制党内“非健康势力”搅乱、祸害中日关系。过去的自民党“领袖”并非如此,基本上能“镇住”在对华关系上的“过分造次”之辈,但现在,其党政领导层的“自净”或“筑篱”功能丧失殆尽。
第二,此次选战的博弈角力,包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可能被以“下克上”形式逼退,也在促压“友华派”加速萎缩及边缘化。
日本对华温和派或稳健派的政治角色和存在感全面走弱,将使中日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和高层人脉关系更加不畅。这也意味着,日本对华决策势力版图中曾有的一定平衡将被打破,发生难以恢复的负向改变。
转进改善才是中日关系正解
当前,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及对华舆论强硬化仍在持续上扬。东京目前的政治氛围,已没有多少可以理性温和讨论中日关系的空间,因而缺乏形成对华新路线的内外条件。在“制衡防范”方针下,外受美国怂恿牵动,东京对华不断踩线越界,莽撞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