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一番改革,小学生三四点就下课了,还美其名曰减负,不准在学校里面办班照看小孩,结果逼得家长们没有靠谱的长辈,信得过的保姆,都得牺牲掉一个人的工作,全职带娃。
学习时间不饱和,又要面对未来实打实的应试教育,怎么办?买补习班的课程上呗,这就是通过政策创造出了伪需求。
然后一个小孩只要进了补习班,结果必然是全班都上,全校都上,为什么呢?应试教育考的是百分比,内卷可不是白说的。
一度为了进一步从六个口袋里掏钱,还打起了素质教育的主意,正常学习都不算素质,只有什么体育、音乐、绘画之类的才算素质,有素质的可以跳健美操进北大清华,分数什么的只是闲云。
后来被议论的多了,算是没那么多“高素质”捷径了。
但可以设想,只要开了这个素质的口子,素质立刻就内卷了,逼着小孩子们在繁重的课业之外再来一道负担,逼得家长们不得不再勒紧裤腰带,但这立刻就会给早有准备的“培训机构”带来大把收入。
资本化好就好在一口气可以让你赚几十几百年的钱,哪怕是不赚钱,都无所谓。
这是好未来的数据,它的市值一度被吹捧到了585亿美元,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这得把国内的孩子们卷成啥样,还得都卷进来,就看够不够圆它的饼的。
所以为了配得上这份华尔街给的荣耀,它得怎么做呢?着急啊,各种营销,各种恐吓式输出,最近这两年热播的跟家庭教育相关的电视剧,背后都有一波教培机构的赞助呢。
人家都是菩萨,里面甚至连LOGO都没打,最高端的广告是输出焦虑,被动创造需求,只要稳稳霸住垄断地位,需要那么赤裸的说用啥品牌吗?
华尔街千金市骨的策略永远有效,把隔壁衡水中学看得都馋哭了,于是它也赶紧到华尔街上市变现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各地纷纷组建XX学校教育集团,正准备摩拳擦掌的来一次跟资本的紧密接触,把教育产业化给做出来。
但是,别忘了,我国的公立教育机构都是事业编制的,不应该一边端着跟公务员一样的饭碗,一边还跑去干跟企业一样的资本化运作,这是不是太扯淡了?
当本应该属于全民福利性质的教育被资本给裹挟了,自然教育就成了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了。
*****
年轻人开始以不婚不育保平安来对抗压力,于是很快人口出生数据就开始断崖式下滑了,再不改变就不是经济行不行的问题了,而是以后还有没有人的问题,人口塌方了,一切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