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7月的对决马上结束:留给美国佬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
2021-07-23 12:49:26

在讲中美博弈之前,我们先回顾一段很有意思的历史。

这段历史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与当下中美博弈以及美国佬遇到的麻烦惊人的一致。

1 16世纪欧洲大通胀历史

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资助的意大利冒险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很快,欧洲人惊喜地发现,在这片广阔的新大陆上,竟然蕴含着丰富的金银矿产。

消息传递回欧洲之后,在整个欧洲掀起一股去美洲新大陆的淘金热,大量的金银矿被开采了出来。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就是秘鲁之波托西(Potosi,今属玻利维亚)和墨西哥之萨卡特卡斯(Zacatecas)的银矿。

在全盛时期,仅波托西银矿每年就出产24.5万公斤。

17世纪末,波托西银矿日渐枯竭,墨西哥银矿又开始取而代之,其产量在18世纪增长约5倍,到1789年占世界产量的5/8以上。

在与中国的海上商路建立之前,美洲新大陆的金银都是运回欧洲的,巨量的金银在欧洲市场投放的结果就是导致整个欧洲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7月的对决马上结束:留给美国佬的时间不多了

在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商品价格上涨了3—4倍,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则上涨了2—3倍。

这段欧洲通货膨胀的历史被称为“价格革命”。

由于西班牙前期在美洲掠夺了太多的金银,也让西班牙整个国家变得非常懒惰,反正需要什么商品都可以用金银去买买买,所以西班牙渐渐出现产业空心化特征——

什么种地、放牧、炼铁等等产业都逐渐衰落,这也直接导致了18世纪过后,西班牙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荷取代。

那么欧洲的通货膨胀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呢?

是靠着与中国建立的商路!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一直是欧洲经久不衰的产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特别是16世纪欧洲工农业产品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之后,连中国的普通工农业产品包括棉布、砂糖、粮食、药材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17世纪国际市场上,中国主要大宗出口商品与外国同类产品价格对比如下:

丝织品:墨西哥市场上中国丝织品价格是西班牙同类产品的1/3,在秘鲁是1/9,在东南亚是荷兰同类产品的1/3,在欧洲是欧洲产品的1/4—1/3;

麻织品:墨西哥市场欧洲麻织品几乎比中国同类产品贵8倍;

铜、铁制品:菲律宾市场中国铁钉价格为西班牙产品的1/4,致使秘鲁总督卡涅特于1590年专门派船赴菲购买中国铜、铁制品,还有位西班牙人维拉曾建议在菲律宾购买廉价的中国铜铸炮,然后运往墨西哥和秘鲁;

肉类、蔬菜、水果:当时的一个西班牙神甫马丁德拉达惊叹中国肉类、蔬菜、水果价格低得像是分文不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