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飞了那么久,终于落了下来。
6月16日晚间,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黑石集团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投资SOHO中国有限公司,以取得其控制权。
黑石计划以每股5港元进行要约收购,要约最高现金代价为236.58亿港元。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以及执行董事张欣将在本次交易完成后,成功套现142.8亿港元。
236.58亿港元的售价,相较前几次传闻中的收购价格更低,远不及潘石屹最初的预期。
不过,对于潘石屹和SOHO中国来说,这已经是个不错的选择。
成也谨慎,败也谨慎
这样的决定,符合潘石屹一贯作风——谨慎保守。
潘石屹一直给自己贴着谨慎标签,这跟他贫苦的出身有关,更与他发家时经历的那一轮地产泡沫有关。
1992年“南方谈话”后,“十万人才下海南”的浪潮将当地楼市推向疯狂,后来被称为万通六君子的潘石屹、王功权、冯仑等人,也是这时踩上海南炒房这个风口,赚得一桶金。
潘石屹曾多次回忆,自己凭着五斤桔子和一条三五烟,打开了海口规划局的大门。
但后来翻阅资料发现:海口当时的人均住房报建面积是50多平方米,而同期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才7平方米。谨慎心态之下,潘石屹等人决定退出海南,这一次“跑路”最终成了顺利逃顶。
也正是因为这次顺利逃顶,才有了后来的SOHO中国。
回到北京,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开启了二次创业。1995年,SOHO中国成立,主攻商业地产,建外SOHO、SOHO尚都、朝外SOHO等一一亮相。
2007年,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这是潘石屹的高光时刻。
潘石屹的行事风格,说得好听是谨慎,说得不好听是保守,日后,SOHO中国的落寞,也和潘石屹的几次保守决定相关。
第一次决定是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时,他放弃扩张,决定保留最充足的现金流。
那时海外金融危机开始发酵,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一轮暴涨后遭遇政策重拳遏制。
2008年3月,手握上市刚融来的19亿美元的潘石屹,发表了一个“百日剧变论”,认为房地产将进入下行通道。他决定,所有战略的调整都采用最保守的方式,保留最充足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