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粮食问题方面中国是领头羊,引进中国技术和专家,推广高产粮类与种植方式,同时优化分配机制,打击印度国内地主阶级的垄断。莫迪此时选择取消粮食的政府兜底收购价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只会把剥削与被剥削阶级撺掇到一块去反对这项政策的推行。
在这一点上印度应该好好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首先致力于消除阶级矛盾,把权力集中到中央,同时推广教育的普及解放新生代的思想。针对政府机构也要严格审查,剔除冗余部分让政策的施行能够高效起来。
在此基础上去提高低层人民的待遇,改善基础民生设施,推广科学破除迷信,加强与中国的商业合作,借助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改善印度国内经济状况,印度应该明白比起割韭菜的美国到底谁才能真正帮到自己。
4.印度明白首要重点外交突破而是国内意识形态根治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比起外交上的国际局势,印度首先要看清的应该是自己国内仍然存在的根本问题。在印度传统文化里面始终存在着几大矛盾,首先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再者就是贫富差异过大引发的地缘性民族问题,而最为严重的还要数长久以来的等级制度。
虽然印度早已立法废除了等级制度,但从近年来的新闻上我们不难看到高种姓对低种姓的肆意欺压依旧存在,而最可悲的在于长久以来的种姓文化,已经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死死地压在印度低层劳动人民的思维里。
印度人信奉生来是为了赎罪,只能寄希望与来生,试问在这种心态下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能被调动起来。但是没有社会氛围的积极性就很难转型成工业社会,无法转型工业社会就无法改善国民待遇,国民待遇不改善反过来又很难调动劳动积极性。
这就是印度政府所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的死循环。去看看今日宝莱坞的电影,几乎所有主角都是白皮靓丽的白人阶层,这种文化的烙印结合资本的操作已经把印度低种姓人民给定义死了,经济与文化的全方位心理暗示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可怕的种族主义。
印度人因为文化信仰被迫选择忍耐与接受,如此一来就只能寄希望于如今的印度政府去改变这个现状,首先应当从教育着手改变下一代人的意识形态。并且过程中手腕一定要强硬,立场也要足够坚定,不能被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的口号所吓倒。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不能与西方社会例如以美国为首的国家走得太近。
5.印度看清了西方社会对有色人种的圈套
西方种族主义一直都是写在脸上的,做美国的马前卒对付中国,在某种意义上会形成西方种族主义眼里两个发展中国家的有色人种互相内斗局面,这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看到的。印度要看清形势,切忌不可落入这个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