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就在今年3月1日,印度方面才在班公湖附近的印方村落通上了2G网络,印度议员史丹增和印军驻印中边境指挥部第14军军长梅农还为通网举行了剪裁仪式,印度媒体赞叹说,梅农的部队的动作神速、“仅在7天里便在班公湖地区建成了2G网络”,还说这是“军民共建”的成果。
印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之落后,出乎不少人的想象。
社论最后认为,印军与解放军还存在着“战术差异”,莫迪政府“必须接受”两点残酷的现实,一是西藏是中国西部战区“永久的根据地”,而西部战区存在的目的就是“随时准备和印度作战”。
解放军一直在和印军打信息战,未来还要打“人工智能战”,而印军还停留在“过时的战斗理念”、“祖传的武器装备”和“毫无破坏性的军事打击力”思维中。
二是在长达一年的“拉达克危机”中,中方的“深层次目的”是要“削弱印方再战的决心和意志”,“这不是一场边境冲突”,而“是一场心理战”。
社论批评说,印军指挥官们“害怕承担风险”,不愿花精力利用高新科技去优化战术,在战略方面“毫无创新”,“还击解放军”时还是从人数、规模上增援,没有策划“能够起到质变的策略”。
社论给莫迪政府的谏言是,印方必须认识到这些差距,不然还会出现“错失先机、拱手相让的局面”。
印度媒体对印军在中印冲突中的失败的反思还是比较客观理性,特别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强调莫迪政府对政策调整带来的后果估计不足,而且究其实质,还是印方单方面点燃了“导火索”。
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莫迪政府的“投机外交”之所以失败,根源还在于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喜欢“浑水摸鱼”。
有人说,印度有当“小姐的心”,但只有“丫鬟的命”,实际上,印度不缺“大国雄心”,却没有“大国胸襟”,太过短视和投机,也是这个意思,结果总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责编:杜鹏飞)